•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百种紫砂壶型大赏(四)

  • 日期:2022-06-0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竹鼓壶、束柴三友壶、荷花壶、风卷葵壶、桑宝壶、柿子壶、提梁……

竹鼓壶

竹鼓壶创制于清中后期,成熟于民国初期。以竹为题材,夸张变化成形,壶身稍高叫高竹鼓,稍扁者叫扁竹鼓。壶身上下为对称竹节式,盖面拱起,嘴、把、钮均成竹节形。经典造型有双线竹鼓、隐角竹鼓等。

李碧芳《双线竹鼓》

束柴三友壶

所谓“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称“岁寒三友”。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全器浑若天成,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尽显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构思脱俗,技艺精绝,非花器高手所不能为也。


范洪泉《束柴三友五头套组》

荷莲壶

以花器大师蒋蓉所作精品最为经典,以莲入壶,取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之品质。壶身塑莲花造型,莲蓬为盖,青蛙为钮。以嫩荷包卷的叶为流,荷花枝干曲成把,巧若自然生成,极富荷塘意趣。


储亦斌《荷花壶》

风卷葵壶

紫砂界公认的传统经典造型,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为清代杨凤年所制。以仿真象生类风卷葵为形,流卷葵叶,钮饰葵干,把以葵茎枝叶扭曲延伸,与壶身、壶盖所饰筋、纹、叶、茎协调和谐,器形手工艺砂味十足,韵味浓厚。


徐飞《风卷葵(大)》

桑宝壶

谢曼伦老师经典代表作之一。造型取法自然,壶腹化为一叶扁舟,表面微微卷起,叶尖翘起作流,桑叶反作壶盖。盖上蚕宝宝昂首,壶体幼蚕、桑果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尽显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谢曼伦《大桑宝》

柿子壶

清末民初的流行款式,壶腹作浑圆的四瓣柿子状,形态饱满,宛若一颗成熟的柿子,表以硕果累累。以瓜蒂为钮,筋纹贯通整器,弯流以叶片卷裹,圈把雕塑成枝干状,生动逼真。又因“柿”与“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百事大吉。


姚志源《丹柿壶》

菊蕾壶

以菊花花瓣为型,制作难度较大,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菊瓣之形,全壶形似含苞待放的菊花,不仅形神俱备,而且菊之淡雅舒神之效自壶传来,给人一种舒适、惬意之感。


徐伟强《菊蕾》

菱花壶

造型来自于古时菱花形制的铜镜,作品由具象的菱花意化而来,意境绝美而魅力无穷。最早由明四家之一的董翰所创制,之后的历代名家都制作过菱花形砂壶,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陈鸣远与顾景舟的作品。


范洪泉《菱花汉君》

合菱壶

传统经典筋纹器代表作之一,在菱花壶的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壶腹中部菱花阴阳相交,从上端看似覆菱花,下端似一盛开菱花,两菱花相合,故名为合菱。合菱壶器型变化多端,纹理丰富多样,极具艺术美感。


沈建强《合菱》

葵掇壶

集葵筋纹、掇球于一身,掇球壶恰如大小两球相垒,顶处壶钮珠圆玉润,壶身形制圆润优美。其外轮廓线的几条圆弧线,曲张饱满,不同弧线之间的连接过渡自然,塑就雅致韵味。


徐伟强《葵掇球》

八方提梁壶

将方器与提梁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整器以肩线、扁腹线、角线、底线和八个面组成,底为浅圈足形八方底,盖为八方形,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古朴造型。工艺严谨,技法独特,气韵生动,达到简而不飘、大气稳重的效果。


王石耕《八方提梁》

竹节提梁壶

又称“竹提”,相传是清代乾隆年间陈荫千首创。以竹为元素题材设计,壶嘴与提梁均为竹节造型,形象生动,中间腰线亦用竹杆圈起,壶钮为竹枝所弯成的桥型钮,古韵古香,极富韵味。


吴云根《竹节提梁》

南瓜提梁壶

曼生为纪念苏东坡,以南瓜为壶身,绘提梁,得南瓜提梁壶。壶身用简练的线条语言,勾勒出南瓜形体,丰硕诱人,短弯流上翘,瓜蒂为钮,三条瓜藤提梁,自然天成。整器素雅流辉,传神切魄,自然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徐元明《南瓜提梁》

大彬提梁壶

由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创制,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以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气势雄健,浑然一体。


吴昊《大彬提梁(山水)》

提壁提梁壶

以玉文化为题材,因形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造型端庄周正,结构严谨合理,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气韵素洁,深沉朴素,做到了内容、形式、功能的完美统一。


程文兵《提璧》

裙花提梁壶

器身为椭圆形,壶腹呈菱花瓣纹饰,凹凸相间,气韵充沛。壶口饰云线,与腰圆盖板相吻合,盖面贴如意菱花纹饰,壶肩中部贴百结绳纹,壶流三弯线条流转自如,扁方提梁乘势而立,融多种技法于一壶,端庄俏丽,古雅有趣。


徐维明《裙花提梁》

曲壶

由张守智、汪寅仙合作设计,形象源于生态自然中的蜗牛。从壶嘴到壶把,用一条涡线贯通,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体现静中有动、动中有劲的现代之美,使现代艺术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


朱黎强《全手曲壶》

天鹏提梁壶

省大师姚志源原创设计,为其颇具代表性的荣誉作品之一。此壶由母亲汪寅仙大师监制,造型独特,壶体饱满,肩部耸起两处圆角,提梁自角处胥出,宽宏大气。曾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被中国工艺美术学院作为教学资料收藏。


姚志源《天鹏提梁》

东坡提梁壶

出现于清中晚期,壶型凝聚了数代人的智慧心血,以“东坡”为名,表达了紫砂艺人对苏东坡的致敬。壶身呈灯笼状,圆盖,短颈,—捺底,提梁及流、钮均塑以枝干造型。提梁为三叉状,其扭曲、弧度、装饰等随制壶手法差异,各富韵味。


范洪泉《东坡提梁壶(束旦生书铭)》

光明提梁壶

此提梁壶式,以晚清陈光明所制最为人称道,因而冠其名。壶身浑圆,鼓腹,方形横梁大度有力,增添层次之美。颈线、壶流、提梁处过渡圆润饱满,浑然天成。整器简练大方,敦厚雅朴,颇具古味。


王奋良《光明提梁》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