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末期,紫砂壶开始走向艺术化。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专著中列制壶家及其风格品鉴,并论及材质和品茗用壶之宜。
到了清代,紫砂壶在工艺、造型、堆塑和配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开始出现手工作坊,分工相当细密,紫砂壶作品不仅风行于官僚士大夫之间,而且开始进入宫廷,流传到国外。
清·康熙 珐琅彩花卉纹方壶
由于制壶技艺的日益精进,紫砂壶被宫廷所看重而成为贡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紫砂茗壶历史上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
著名的紫砂艺人除陈鸣远外,还有邵旭茂、陈汉文、陈滋伟、许晋侯、徐次京、陈隐龙、郑宁候、杨季初、张怀仁、邵元茂、王南林、杨继元、杨履乾、邵友兰、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惠逸公等。
此时,注重装饰的紫砂壶,有彩绘、施釉、描金、上漆绘包嵌及贴花、泥绘、堆花、浮雕、镂空等,几乎全部吸取了瓷器的技法,所谓因器而变、层出不穷。在装饰中,并不单单使用某种方法,而是将几种装饰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到顶峰阶段,使紫砂壶变得艳丽缤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清·乾隆 炉钧釉八方壶
紫砂茗壶加釉彩的肇始有两种说法,一是明代欧子明欧窑所创,另一种说法是明代陈仲美自江西景德镇传入,可见紫砂壶加彩很早就有。
不过,釉彩紫砂壶的真正流行是清朝皇室的推崇,上行下效所致。自清康熙开始,雍正年间流行,乾隆时大为兴盛。
此后,由于封建帝皇的喜好,紫砂茗壶注重工巧妍丽,着浓厚釉料,以重妆华彩于壶的外表,在装饰花纹上也反映繁琐的倾向。在传世的清“康熙御制”珐琅彩传器中以碗居多,还有各式圆壶、方壶、提梁壶等。
清·乾隆 万蝠纹菊球壶
这些壶均从宜兴送到北京,须先送至御前流览,然后由画师工匠挥笔画彩,作第二次烧造。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朱谕曹今后若有非钦交差使者即具摺奏闻”的摺文中指责曹,对于入贡皇帝的瓷器未能严加管理,以致流落他人之手。
从著录中得知法国传教士曾将此时欧洲珐琅器入贡于圣祖康熙,华丽的装饰效果,较五彩更有层次变化的俏美,吸引康熙的好奇,并醉心此工艺,在宫中尝试制造,因处于试验阶段,命各地进贡胎底,即有铜胎、瓷胎、紫砂胎画珐琅器的出现。
宜兴紫砂胎的致密性差,与器表的珐琅彩结合不甚理想,有针眼及气泡破裂的凹痕,纹饰略呈浮出,以四季花卉牡丹为主,运笔较拘谨,图案式的趣味远甚于写实性。“康熙御制”四字用黄色正楷落款,此类紫砂茗壶仅仅在康熙朝出现。
清·雍正 高粱红炉钧釉葵方壶
雍正皇帝对官窑制作的关切,造成当朝官窑器品质甚高,以清宫留下的各项记录看,对贡品的造型、纹饰以及制作方式、款文书写等都直接干预。例如:雍正四年十月二十日,“……持出宜兴壶大小六把,奉旨……照此订造银壶几把,珐琅壶几把”;又雍正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太监……交宜兴壶四把,外画洋金花纹。传旨,此壶画的款式略蠢些,收小些,做好样呈览……”
雍正皇帝饮茶时喜欢用紫砂壶,并曾对紫砂壶的流、把的制法提出修改意见。他偏爱钧瓷,故出现高梁红的炉钧釉,宜兴紫砂壶炫耀一时。其后,以钴蓝炉钧釉壶为主。
宜兴紫砂茗壶作为正式贡品的记载,即: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五日,“苏州织造……送到……宜兴壶四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带乾隆款的紫砂茶叶罐,紫砂壶等成组的饮茶用具,外有藤编提盒,供乾隆外出时携带。正是宫廷的这种审美导向,紫砂茗壶的彩饰艳丽缤纷,型制亦繁复,呈现一派富贵气息。
澹然斋 粉彩紫砂大壶
乾隆嗜好茗饮,紫砂茗壶数度列为贡品。乾隆皇帝还曾在茗壶上题咏茶诗。国富民强,太平盛世,不少名流雅士至宜兴订烧专属茶具,如皇族“澹然斋”甚至不惜工本,精工细作,巧丽繁复,多以制作所费工时来标榜其贵重价值;壶底出现阳文闲章为底款的精品,有“竞香美玉”、“肆筵设席”、“高朋满座”等。
乾隆年间,从珐琅彩中又衍生出“粉彩”,多见于紫砂茗壶全器满彩,锦地开光,其色繁多温润柔和,讲究彩绘形式,可与景德镇瓷相媲美。但到乾隆末期,精致的彩釉装饰的紫砂茗壶,开始走向民间。满彩简化为点彩,其画工来自江西瓷彩工匠,由于商业效应,作品日趋粗率简捷,慢慢失去工整华丽的风格。
清·道光 粉彩花卉纹宫灯壶
嘉庆、道光年间,壶上出现一种蓝釉为底、白釉作书法或绘画,并夹杂其他釉色的装饰形式,称之为“蓝白釉彩”。其蓝色较深邃者,则年代较早。
到民国初年,则流行“点彩”,这是一种在紫砂壶身上直接以色料绘画书写的作法,壶身、壶盖彩绘许多花卉,俗而花俏,远销南洋一带。商家以前朝旧壶作点彩,仿作古器;在窑裂之处点彩装饰,以次充好,以迎合国外买主的需要。
施釉加彩的技法,虽为紫砂壶史写下亮丽多彩的一页,但对使用者而言,灿烂多彩,终究不如典雅古朴而耐人寻味的传统紫砂壶。清吴骞《桃溪客话》中评说:“阳羡茗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百余年来,名辈既尽,时工所制,率粗俗不雅,或涂以黄丹,无一可以清玩。”
华凤翔 加彩汉方壶
清初,彩绘壶是最有特色的紫砂茗壶,以华凤翔为代表,其间杨继元、邵友兰、邵基祖、邵德馨、王南林、邵玉亭等均善制彩釉砂壶,并承制宫廷御器,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