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壶的传统手工成型方法

  • 日期:2024-10-25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壶的传统手工成型方法分为打身筒成型法和镶身筒成型法。

紫砂陶的制作手段,自明代正德年以来,通过历代艺人的摸索、改进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手段除纯手工外,还增加了石膏模挡坯、注浆法及辘轳车拉坯等生产方法。

全手工紫砂壶

打身筒成型紫砂壶:容天壶

全手工紫砂壶

镶身筒成型紫砂壶:四方雅正壶

其中手工成型是传统制作方法,这种最古老又最现代的成型法也历经了许多变化。最早的金沙寺僧的方法是“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始中空,踵傅口柄盖”,稍后,供春的制壶方法也大同小异,“茶匙穴中,指掠内外……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

用现代语言来诠释,就是:用建造之法筑成基本之器形,如果是成型圆器,则使用了木头做的虚铊,然后两半圆用手捏接,成圆,再用小匙来修理壶身内壁,这时茶壶的内壁腹部往往会出现节腠特征。

全手工紫砂壶

打身筒成型紫砂壶:子冶秦权壶

全手工紫砂壶

镶身筒成型紫砂壶:四方纳福壶

上述两位紫砂壶的最早工匠的成型方法,基本上是承袭当地日用陶的制法,因而限制了茶壶器型的变化和发展。到时大彬时,这位大师出手的茶壶已是“千奇万状信手出”,达到了“前后诸家并不能及”的高峰。

这个突飞猛进的变化是工艺革新带来的结果,就是用泥条镶接拍打法,凭空成型,俗谓“打身筒”和泥片镶接成型的“镶身筒”。


1.打身筒成型法

打身筒

打身筒

先将练好的熟泥开成一定宽度、厚度和长度的“泥路丝”,再把这些“泥路丝”打成符合所制器皿要求的一定尺寸的泥条和泥片,用墙车、规车等工具划出泥条的阔度,旋出器形的口和底以及围片,然后把围片粘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左手衬在圆筒内,以右手握着薄木拍子,很自然地一拍一拍向圆筒拍打过去,逐步收口。

次序为,一般先拍器皿的底部,待口收到与尺寸一样时,就用脂泥(稀湿的糊状泥),把底粘接在底部上,翻身过来,用竹拍子去掉筒底部粘接的多余脂泥。接着开始拍打器皿的上半部,拍打至口径符合要求,再用脂泥粘接好口盖,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球鼓形的空心壶身。

待身筒晾至一定干度后,再用泥料搓弯符合规格要求的壶嘴、壶鋬,加接壶颈、底足等,并依操作程序按步完工。

全手工紫砂壶

打身筒成型紫砂壶:石瓢壶


2.镶身筒成型法

适用于方形器皿制品,操作程序是:先打成泥片,按产品设计要求的尺寸在泥片上裁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形制规格要求用脂泥粘贴镶接,直至完整的拼镶好一件方形或多边的身筒,然后一如打身筒的办法配制和粘接其他附件。

全手工紫砂壶

镶身筒成型紫砂壶:四方竹韵壶

手工成型工艺的关键,在于泥坯成型过程中制作基本功的高低,在造型中把握壶身、嘴、把、口、足,镶接加添的融洽所取得的整体效果,以及表面的精加工。精细的括平修整,“明针”功夫的到位与否,既是提高坯体精确度的重要手段,更是充分调度和发挥紫砂材质特点,使器形结构更加严谨,轮廓线条分明得体,筋囊纹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浑然一体的制作效果。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传统全手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与偏爱,故当今全手工制作紫砂壶已备受收藏界的特别重视和珍爱。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