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从明代初创时期,到清代兴盛时期,再到民国、近现代之蓬勃发展时期,不断演变,其泥料、造型、工艺、落款等都有所不同,其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作区分?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紫砂壶有何特点?
明•陈和之制 紫砂锦囊壶
1. 泥料约40目,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到小颗粒状石英,胎身表面较为粗狂。
2. 调砂偶见,砂粗而散。
3. 制壶重形制、质地,作品完全素色无彩。
4. 工艺较粗放。
5. 壶流多在壶身上部、中部相接,流嗉较小。壶把上下粗细变化大,壶把略大,形状不多。
明•欧正春款 筋纹壶
6. 出水孔均为单孔。
7. 只在壶底落款,壶身大抵素面。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陈用卿开创壶身草书落款,但诗词书画尚无。
8. 完全使用甲子纪年,例如时大彬的“葵花”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
9. 烧造过火、欠火的现象较多。
清代紫砂壶有何特点?
清•陈鸣远制 松段紫砂壶
1. 泥料约50-60目,若用放大镜,能看到小颗粒状石英,胎身表面较平整。
2. 调砂常见,砂细而匀,泥料色泽润雅,手感细滑。
3. 康、雍、乾三代的造型繁多,制作精到,富丽奢靡。雍正时壶身开始加彩。道光时朱坚首创金属(锡)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流、壶把、壶钮。
4. 工艺较精致。身筒或拍或镶,间有手捏成型。流、把明接与暗接均有,接口修饰齐整。圆壶坯体外壁修刮精圆。
5. 壶流多在壶身中部偏下相接,流嗉较大。壶把上下粗细变化不大,与明代相较壶把略小,形状较多。
清•道光•邵友兰制、二泉刻 钟式壶
6. 出水孔多为单孔,汉方等大型壶有直排双孔。
7. 陈曼生开创壶身刻诗书。印款方形篆体,金石味浓,多在壶底,盖内少有,把下几无。陈鸣远开创壶盖内用印。刻款多在底部,钢刀单刻,亦有堂名款为楷书刻。
8. 完全使用甲子纪年表示年份。
9. 烧造温度均匀,过火、欠火现象极少,普遍为龙窑产品。
明、清、民国、近代紫砂壶,主要区别有哪些?
1. 从造型看
明代多为圆形、提梁、筋囊形、仿青铜器形,体形大,装饰少,素雅少华丽。提梁壶一般无足、底宽平。
时大彬制 宫灯壶
清初多花器和几何形,有太平盛世宫廷、贵族的华丽气度,实用壶大都小身、短流、耳把。
清中期因文人参与,壶风儒雅,线条自然,不夸张低俗。
惠孟臣制 朱泥提梁壶
清末及民初造型繁多,款识复杂,装饰华丽且手段多样,有的奇巧立异,有的华而不实,有的大而不当,有的纤弱柔美,也有简单朴素、充满文人雅趣的佳作。
民初壶形受商业影响,趋向实用,受复古风影响,常见沿袭前人旧作的摹古之作。
2. 从胎质看
明末清初泥料粗拙,目数不超40目,富含颗粒状粗砂,含有闪亮云母,胎壁厚实,泥色多紫色、红色。
徐友泉款紫砂壶
清中期出现细泥,为55目左右,胎骨坚致,色泽温润。
清晚期泥色不如中期温润,泥色较多,出现夹有似梨皮小点的紫砂,称为“梨花雨”或“桂花沙”。
程寿珍制 紫泥掇球壶
民国后,泥色纷繁,出现墨绿、黑色等。
现代手工制泥约为60—80目,机械炼制则为100—120目。
3. 从制坯看
明代以捏制为主,壶内有掏空捏按的指纹。明末,时大彬开创木模整形,壶内壁薄厚不一,有竹刀刮削痕迹,把、流与壶身拼接粗糙,贴柿蒂形泥片遮挡接痕而成为最早装饰。
清代壶胎厚薄均匀,拍身筒、镶身筒工艺成熟,壶底多有推墙刮底的放射状整理痕迹。
陈鸣远制 饼足方壶
清早期壶身出水为单孔,清晚期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壶均为手制,清末出现模制。
近现代壶的里外规整,手感好。
4. 从烧成看
明代壶放在同窑的缸中套烧,常有缸釉点沾在壶表或凸起气泡,大多未完全烧结,胎质疏松。
清代开始单独烧成。
陈鸣远制 仿古鹦鹉杯
5. 从款铭看
明代为楷书,清早期楷、篆并用,清后期篆书为主。
明代的刻款多是在入窑前的坯体上用竹刀刻画,而清初期以后竹刀刻就不流行了,多加钤印章。
清中期因文人参与,壶身常铭书画。曼生书铭的壶,底款多数是“阿曼陀室”,没有“陈曼生制”。壶底印款是“首对流,尾对鋬”,看款时壶把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