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看不懂它。但是,如果你看懂了它,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这是古老而传统的紫砂艺术,同时也是自由而个性的现代艺术,在陶艺家张福海的作品中,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在紫砂作品中从没感受到的表达,那是一种对自我强烈的寻求。
突起的“丘陵”、龟裂的“土地”,你看到的仿佛是承载着我们世世代代记忆的厚重的中国文化,这正是作品《青铜》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紫砂水洗《青铜》的形状是随意的,看不出丝毫的刻意,提梁仿佛是不经意被拉出的,却又极有设计感,让人惊异于作者张福海的艺术创造力与控制力。厚重的泥料烧制出青铜一般的质感,仿佛追寻着数千年前那些鼓角争鸣的岁月,深紫的色泽让人见之而沉静。面对这样厚重而静默的作品,你是会忍不住心生虔敬的。他的作品表现的是“人”,这《青铜》水洗外表是这么的粗犷、沧桑,但水洗的里面却是柔润的。外表是那么的奔放、张扬,内里却是收敛的。在水洗内里的边缘浅浅刻了一个篆体的“乐”字,一般人不仔细看是不会发现的,这代表什么呢?在饱经沧桑与苦痛之后,内心仍存有淡然而朴素的欢喜,也许是他在暗暗自表心迹吧。
比起《青铜》的内敛与低调,作品《霞》则要奔放、活泼得多。《霞》的形状圆润可爱,红泥、紫泥、黄段交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绚如朝晖、灿若晚霞的烂漫缤纷。难得的是红、橙、黄、紫几种色彩过渡得那么自然,层次又是那么清晰,在同一个作品表面勾勒出从傍晚的明艳到垂暮的深沉,不禁令人击节。整个作品上部是光滑的,而下部是粗粝的,令作品更富于变化,艺术就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美的过程。《霞》的顶部稚拙地手刻着浅浅的“云头”,如同是个别有新意的“签名”,让整个作品都散发着个性的光芒。
美术出身的张福海是个张扬、不羁的青年陶艺家。正如张福海的挚友、紫砂鉴赏家朱银木先生说:“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古代高士的风度。创作时没有激情他是不会动手的,因而经常是夜半睡梦中来了灵感,便披衣起身创作。”的确,来自贵州的张福海身上确实少了几分宜兴紫砂界的“规规矩矩”,他的作品随性而富于变化,绝少僵化、呆板。“没有思想的艺术品是‘死’的、没灵魂的”。张福海拒绝“简简单单的泥块的堆积”,他的作品是“反叛的”、“不精细的”、“诡异的”,同时,又吸收和结合着传统中的精华,体现出“灵动与平实并重”的特色。如今,身居宜兴、苦心孤诣投身紫砂陶艺创作的张福海,却一直在用着一枚“贵州福海”的小铜章做“款儿”,在他心里,艺术是自由的灵魂,而不是附庸与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