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宜兴上岸里(今江苏宜兴上袁村)陶人。他年少而得名独早,杨彭年以精巧取胜,而邵大亨制壶则以浑朴见长,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望而知为名手所作。
邵大亨画像
关于他的壶艺,高熙在《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中称道:“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每博览古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拱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其缀壶,肩顶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响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嘴、鋬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肠嘴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倒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钜,如喇叭形,均无窒塞不通之弊……他人莫能为,即为之,亦如婢见夫人,无可仿佛,此亦仅以精密胜,不足尽君技之妙也。”
邵大亨紫砂壶:掇球壶
这段详实而又公正的叙述文章和邵大亨的传世佳作对照,品评确是稳当,没有夸张和虚誉。
但是邵大亨的艺名,远不出乡里,故外省很少有人知道他。甚至《阳羡砂壶图考》的两位作者也只是把他列在待考艺人中,并称“大亨是壶肆抑壶工名,尚待考证”。而陶都宜兴有识之士对大亨的评价应该是恰当的。据说,壶艺泰斗顾景舟最崇拜的就是邵大亨。
邵大亨紫砂壶:德钟壶
邵大亨不仅壶艺出众,技法超群,品格也高人一筹。
他的传世作品有龙头一捆竹壶、鱼化龙壶、掇球壶、蛋包壶、风卷葵壶等名色,皆属茗壶精品,无不精美绝伦,堪称“集砂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大亨制品气度不凡,在当时即十分贵重,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誉。
邵大亨紫砂壶:掇只壶
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高尚品格。据光绪《宜兴·荆溪县志》记载:有一个知县想得到大亨的茗壶,特地把他招进衙门里,“啖以重利”,可是邵大亨却故意做了一些粗劣的制品应付搪塞。知县大怒,下令毒打,邵大亨咬牙忍受,一声不吭,显示了劳动人民蔑视权贵的凛然气节。这个知县用尽威迫利诱的手段,最终还是得不到大亨的壶。
邵大亨紫砂壶:蛋包壶
邵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所以留存在世间的茗壶寥寥无几,即使在清代,他所制的壶也已被嗜茶者和收藏家视为珍宝。邵大亨的传器,有南京博物院所藏珍品八卦束竹壶,那是邵大亨的一件有代表性的佳作,构思新颖,而且在形态上是将视觉美感与其实用价值揉在一起设计的。
邵大亨紫砂壶:八卦束竹壶
在我国诗歌、绘画、雕刻、陶瓷史上,以“竹”为抒情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而且总是和一个人的品质和行操紧密联系着。
但在见闻所及的陶瓷中,除开装饰题材上习见的竹林、竹涧、竹石、竹海、风竹、雨竹、翠竹、花竹以及屈指可数的几件仿竹提篮、仿竹笔简外,要以这件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和香港罗桂祥先生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最为写真。
邵大亨紫砂壶:鱼化龙壶
关于邵大亨的史料,现在能看到的很少。一说他和杨彭年、杨凤年是同一时期的著名壶手,但仅此一件八卦束竹壶就足以使人对他的世界观和艺术造诣有所认识和理解。
大亨壶具有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声艺具高,后世仿冒者颇多,但大亨壶气度非凡,仿冒者即使技艺高明,总觉不及真器气度,只能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