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惯称的陈鸣远,“鸣远”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陈远的字号,《宜兴县志》上说:“陈远字鸣远,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稳”。宜兴川埠上袁村人,他是康熙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制壶大师。他出身于紫砂世家,据说是陈子畦之子,而他的才艺可说是紫砂陶艺名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神秘的壶艺家。
陈鸣远画像
陈鸣远“工制壶、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沈(君用)之间,而所制款识,书法雅健,胜于徐沈”。《阳羡名陶录》称“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尤其受文人学士的欢迎,常常是“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陈鸣远紫砂壶:弯楞形壶
当时浙江一带许多名士邀请他去制作茶具和雅玩,这些文人雅士家中的琴、棋、书、画和古玩清供给陈鸣远制壶以极大影响。
桐乡画家汪柯庭、海宁名士杨中允、学人曹廉让、收藏家马思赞等名流都曾邀请他作客。其中他与杨中允交情甚笃,为杨氏作壶最多也最精,杨亦“尝为陈鸣远操刀”合作茗壶,高超的制壶技艺与风雅的文人翰墨相结合,使陈鸣远的作品臻于超尘脱俗,身价倍增。
陈鸣远紫砂凫尊
陈鸣远在紫砂领域里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他仿制的爵、觚、鼎、彝等古器,工艺精,品位高,古趣盎然。
他对各式壶都很擅长,尤其善制自然型壶,风格上承明代精华,下开清代格局,是一位塑镂兼长、技艺超群的壶艺家,所制茗壶、文玩多达数十种,“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制作技巧之娴熟”,在紫砂史上是少见的。
陈鸣远笋形水盂
陈鸣远的作品极具自然生趣,他把自然形壶在明人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高度。他多才多艺,还制作了许多案头陈设的清供雅玩,如文房饰品、像生果品等等,无不精雅绝伦,把蔬果的自然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再配上契合果品肌理的泥色,给人以美的感受,今人拍案叫绝!
陈鸣远像生果品
陈鸣远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如在壶腹刻上铭云:“汲寒泉,瀹芳茗,孔颜之乐在瓢饮”,助人茶兴、益人性情的诗句,短小简洁的铭刻常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的装饰艺术方式,引入了紫砂茗壶的制作工艺,使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加了许多隽永的装饰情趣,从而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紫砂茗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勋。
从陈鸣远开始,创制在壶盖内用印的方式,这也是鉴别明清前后紫砂茗壶作品的参考依据之一。陈鸣远一般多在壶底自制名款(行楷刻款),后期作品有刻款与印章并用,有时单用印章。常用印章有“陈鸣远”方印、“鸣远”方印、“陈”字圆印、“远”字方印,还有“隺邨”方印、椭圆印。
陈鸣远紫砂壶:天鸡壶
陈鸣远的传世作品在国内外均有收藏。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有“天鸡壶”,呈紫棠色,光彩凝重,壶腹刻铭“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为曹廉让手书,后有陈鸣远印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还有“东陵瓜壶”,色呈橘红,砂质温润,壶腹刻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刻款“鸣远”,并钤“陈鸣远”方印,此壶原为清代收藏家吴大澂所藏,现藏南京博物院。陈鸣远茗壶精品还有梅干壶、束柴三友壶、葵花八瓣壶。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均藏有鸣远壶真器。
陈鸣远紫砂壶:东陵瓜壶
由于陈鸣远的成就、名声的影响太大,仿造复制他的作品也很多,其伪造时间之长、赝品之多,仅次于孟臣壶。
三十年代,上海的古玩商家曾聘请宜兴制壶高手潜心仿造,并请擅长仿制印章者复制“鸣远”、“隺邨”等印记,以牟取暴利。而有些仿制者,身手不凡,技艺高超,以致赝品也很精巧,有的足可乱真,使不少茗壶收藏家也难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