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作为紫砂界的泰斗级人物,其制壶生涯的艺术观念引起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在关于顾景舟对花器的态度和创作倾向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和解读。
顾景舟
一种观点认为,顾景舟少作花器,是因为他看不起花器。更有人振振有词称,顾景舟只会做光素器,做不来花器。
事实上,顾景舟对花器的制作相对较少,并非因为他看不起花器,而是因为他更偏爱光素器。
据潘持平回忆,顾景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参观搪瓷厂的经历影响了他的观念。在那次参观中,他发现白漆脸盆反而比印花的脸盆更贵重。一位师傅告诉他,白漆脸盆藏不了拙,是正品,因此更贵重,而有瑕疵的脸盆,印上花,就看不出了,所以便宜。
这个故事让顾景舟形成了一种观点,即光器不藏拙。因此,他更倾向于制作简约、素雅的光器,认为其能够更真实和纯粹地展现制作者的技法。
陈鸣远束柴三友壶
杨凤年梅段壶
历史上一些经典的花器作品,如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以及清代杨凤年的梅段壶,顾景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早年间,顾景舟也多次尝试制作花器类的莲蓬水丞、鸟食罐以及各式文玩摆件,都表现出了他对花器的兴趣和创作能力。这说明,顾景舟并非一味排斥花器,而是更注重作品的质感和独特性。
顾景舟花器:莲蓬水丞
在顾景舟看来,一些专门从事紫砂花器的艺人过于依赖模具成型,忽略了泥片镶接的全手工制法,这导致了一些花器在他眼中显得俗气而缺乏想象力。这也是他与花器保持距离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制作紫砂壶不仅仅是注重形式和图案,更应该追求工艺的精湛和艺术的创新。
顾景舟花器: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顾景舟不会做花器的说法更是纯属无稽之谈。
朱可心的徒弟潘春芳回忆,他的一篇文稿里,写到顾景舟擅长紫砂光素器创作,顾景舟看到后,对“擅长”二字的表述颇不以为然,顾景舟表示,“擅长”两个字对他不合适,因为在紫砂领域里,无论是光器、花器、文玩、摆件、花盆等品种,他都有所涉猎,可以说是无所不精,而不仅仅擅长某一品种。
顾景舟的这种态度听来可能显得有些自负,但也恰恰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自信和坚持真实的原则。
顾景舟花器:九头咏梅茶具
若是对顾景舟有一定的了解,便不难发现这话其实不假,顾景舟在花器领域亦有不凡的成就。例如顾景舟七十年代制作的一套咏梅茶具,风骨铮铮,古韵扑面,大有王冕梅韵意趣,这套茶具在2014年嘉德春拍会上,最终拍出了2870万元的天价,足以打破顾景舟不会做花器的谣言。
顾景舟花器:供春壶
总的来说,顾景舟并非真的看不起花器,而是更注重对紫砂器物的整体审美和工艺的完美呈现。他对光素器的偏好,并非因为他对其他器物不感兴趣,而更多地是出于对真实、质朴的追求。这种坚持真实的原则,使得顾景舟的作品在紫砂壶制作领域中独树一帜,成为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