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石
耕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惜于2014年去世。
●“民国七艺人”王寅春爱子
●“王派壶艺”传人
●擅长筋纹器、方器
去逛逛
/王派壶艺/
王石耕的父亲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在其父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秉承乃父衣钵,成为“王派壶艺”的嫡传。在王石耕15岁那年,他头一遭徒手独立完成了两把仿古壶:一把“掇球壶”、一把“线园壶”,嘴平正,口盖准缝,颇见功力,是他壶艺生涯中的“处女作”。
去逛逛
/传承与创新/
王石耕于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并于六十年代开始热衷于创作设计工作。从创作理念上来讲,主要还是继承紫砂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创新。紫砂壶的造型本身就是要适合使用,否则就是叛经离道,在实用的基础上讲装饰,其次加上精美的工艺手法就是一件造型、装饰、功力完整的好作品,达到了饮茶又玩壶的目的。其次从各个艺术门类中去寻求,触及旁通,如古铜器、石雕、漆器,以及各类民间工艺中拓宽创新意境,大胆探索提炼走出自己的路子。
去逛逛
/勇攀高峰/
1984年是宜兴紫砂的春天,国际上掀起一股“紫砂热”,海内外的壶商、收藏家、陶艺家纷至沓来,踏破了紫砂厂的门槛。陶都一时“洛阳纸贵”,精品名作更是“僧多粥少”,人们为求得一把名壶而费尽心机。这年春天,王石耕年届花甲,光荣退休。但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继续留在紫砂厂,步入他艺术创造的又一个春天。
那年他庆祝六十大寿,特意制作了两把壶:第一把为“石圆壶”;第二把为“蛋包提梁壶”。这两把壶就像他少年从艺时的“处女作”,在他晚年的壶艺生涯中重又赢得声誉。人们交口称赞,王石耕果然宝刀未老。
去逛逛
/ 誉满中华/
王石耕不仅精于光货器,尤擅长筋瓤器的制作。他设计制作的筋纹壶形神兼备,线条流畅,雍容大方,在成套系列壶的设计上独具一格。著名的“13头希菊茶具”和“9头高菊茶具”,均以菊为题材,造型以18瓣菊花构成筋纹,纹理清晰,过渡自如,点、线、面严谨和谐。在紫砂界筋瓤货工艺要求极高,这“希菊茶具”本是王家传统的“保留节目”,难怪人们赞叹王石畊此种功力既得之于祖传,又得之于他本人的才学。
去逛逛
文章:网络
排版:诗颖
拍摄:文蔚
美工:文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