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品紫砂壶外周,用金属片或其他材质包裹,并在包片上刻铭,称作紫砂壶“包饰”。
包锡工艺,紫砂壶包饰工艺的一种,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由名工以紫砂制作壶坯,烧成后将壶身包锡,再经文人刻画装饰。在紫砂胎外镶包金属锡的工艺,不仅能够增加紫砂壶的牢固感,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温效果。
朱石梅制 飞鸿延年三镶玉包锡井栏壶
紫砂胎包锡壶为朱石梅首创。朱石梅,即朱坚,字石楳,浙江绍兴人,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书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紫砂器、锡器制作大师,在紫砂器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清代文人陈文述在《画林新咏》中记载:“山阴朱石梅仿古,以精锡制茗壶,刻字画其上,花卉、人物皆可奏刀,人以之比曼生砂壶。”可见朱石梅所制包锡壶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捧的对象。
杨彭年制、六山刻 包锡紫砂方壶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包锡工艺经历一段从繁琐走向简洁的历史过程,从壶体全包、镂空包过渡到局部包,如包嘴、包把、包口线、包底线、包口沿边线部位。
在包锡壶的制作中,紫砂匠人们还常常配以嘴把镶金、玉、红木、黄杨等材质,以增添壶的艺术审美。将紫砂泥古雅的色泽和锡的光鉴结合在一起,再加之玉的温润或木的古朴予以点缀,三种材质大相径庭,却能够巧妙地碰撞出独特的美感。
清光绪年后,包锡工艺逐渐弃用,包金、包银、包铜等新的包饰工艺渐兴。
包锡梅花诗文紫砂壶
尽管包锡壶在早期备受上层文人的推崇,其艺术感和珍稀性质令人向往,到了晚清却几乎绝迹的现象,确实引人深思。
除了工艺复杂和泡茶实用功能相对较差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包锡壶从一开始就定位在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上,可能并不被看好于商业炒作,因此其流行只是短暂的几十年,产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变迁,茶文化也逐渐演变,一些实用性更强的茶壶逐渐取代了锡包壶的地位。
范禄曾制、秋汀刻 诗文兰花包锡折角紫砂壶
总体而言,紫砂壶的包饰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包锡工艺作为其中的一种,通过紫砂和锡的巧妙结合,为紫砂壶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其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使得包锡壶成为紫砂壶制作历史上的一段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