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诸多装饰工艺中,泥料拼配使用,是十分常见的。
其作用分两种:
一,可丰富紫砂器的外观色泽。作品烧成后会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
二,可改变泥的强度、可塑性,以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
主要的拼配方式基本为以下四种:
1.把两种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2.把数种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3.在泥料中掺入粗砂;
4.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
根据这几种拼配方式,紫砂壶衍生出了拼紫、铺砂、调砂、绞泥等工艺。
本文就来说一说,这几种工艺到底是什么回事?又有何不同?
拼紫
紫砂矿料如果石英成分恰当合适,是不需要预处理或者拼合添砂的,只要磨成所需目数的颗粒制成泥料,即可用来制坯。这种紫砂泥俗称“通粉”。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料的通粉加工制作泥料的工艺,叫做“拼紫”。
“拼”者,合并、调和也。“紫”者,紫砂泥也。
调砂
调砂,就是炼制泥料时,在一种天然的泥粉中,按一定比例、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半熟的天然砂料,并使二者充分且均匀结合。
调砂用的砂料仍是紫砂泥料,只是调入的砂料颗粒大小、调兑比例各有不同而已。
调砂的实质是改变泥的质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强泥料的可塑性,增强壶的透气性,不只是装饰手法,更是工艺上的需要。而铺砂、嵌砂等,则是装饰手法的一种表现。
老壶,有用调砂泥制作的,但数量不多。有的老壶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粗而不糙,看着粗犷,但手感润滑。现在流行的调熟砂仅是对老壶质感的模仿,泥料目数大,通过调熟砂虽能达到表面粗犷的视觉效果,但上手一摸却是所见非所得。
如何区分拼紫与调砂?
首先藏家要明确知晓的一点是,拼紫与调砂并不是一回事,是两种不同的工艺。
拼紫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矿通粉拼合而成的,故壶体颗粒大小过渡自然,成品的颗粒效果不会是大的大、小的小,而是渐次过渡。
调砂则是在泥中调入砂粒,如果成品的颗粒效果大小反差明显,则必为调砂。
铺砂
当紫砂壶坯体已成型尚有一定湿度时,把研磨好的、生或熟的、不同泥色的紫砂颗粒,或铺或点(嵌)、或撒,施于湿坯表面,再借助工具将这些颗粒压进坯体表层,称作“铺砂”。
铺砂,仅作用于壶表上的一层、一片、一点,主要起点缀装饰作用,使烧成器表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并不增加坯体强度、改变收缩率及减少变形、提高成品率。
用于铺砂的紫砂料,在质地上一般要与坯体用泥的质地相似。若砂料质地较软,会造成制作时“拖尾”(砂粒被压碎)及烧成后因收缩较大而与胎质不相融。
如何区分调砂与铺砂?
鉴别壶泥是“铺砂”还是“调砂”,方法很简单,就是观察壶的内外,内外颗粒效果一致则为“调砂”,不一致则为“铺砂”。
绞泥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烧成温度相同、泥色不同的泥料,通过绞和、扭曲变化,按设计要求,切成大小泥片,粘贴于所制器坯,或全器用绞和之泥成型,称作“绞泥”,亦称“绞胎”、“搅胎”。
绞泥手法有铺垫、隔层、层叠、揉合、镶嵌、镶接、按压、盘筑等,形成的纹理各异,常见有木理、水波、流云、毛羽、蝴蝶、团花、犀皮等。
紫砂绞泥早期见于明代传器。不同泥料收缩率不一样,“绞泥”要使两种或多种泥料紧密结合而又平滑如一体,需要经过多次试制、试烧才能获得成功。
当代紫砂陶器创作中,早期使用绞泥工艺的是李昌鸿。他在1958年创作了绞泥罐、绞泥松段壶。而绞泥工艺运用娴熟、成就颇高的当推吕尧臣。其独创的“吕氏绞泥”出神入化,为绞泥工艺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看完本篇文章,你能区分出这四者的不同了吗?
小编来总结一下:
拼紫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矿通粉拼合而成;
调砂是在泥中调入砂粒,故颗粒效果、大小反差明显;
铺砂是将不同的紫砂颗粒,仅装饰于壶体表面;
绞泥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通过绞和、扭曲来装饰。
不同的工艺,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使得紫砂在千百年传承中,仍能迸发出新的设计,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