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某一天,顾景舟打开工作室的柜子,从中拿出一把壶坯,朝徒弟葛陶中呵呵一笑:陶中啊,这把壶坯,你还认识吗?
顾景舟、葛陶中合照
葛陶中定睛一看,顿时认出了这是1979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导演章以谦来紫砂工艺厂拍电影《紫砂陶》(当时初定名《紫砂春华》)时,为配合影片拍摄,在章以谦建议下,顾景舟设计、他制作的板桥提梁壶。
顾景舟板桥提梁壶之一(谭泉海陶刻)
当时,这款板桥提梁壶的壶坯共做了三把,顾景舟留下的一把,未曾想一放竟然放了15年。
顾景舟那天兴致高涨,决定亲自为这把板桥提梁壶书刻装饰,然后将其送给葛陶中留作纪念。平凡的时光,因了一个特别的场景,变得熠熠生辉起来。
顾景舟板桥提梁壶手稿
顾景舟以少见的娴熟刀法,在壶的一面刻下几行古朴大篆: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壶叟篆”
壶叟,是顾景舟晚年的别号。他告诉葛陶中,这句话,是苏东坡论书的格言。
顾景舟板桥提梁壶正面拓印
壶的另一面,顾景舟则采遒劲酒脱的行书镌刻两句诗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甲戌仲春,老萍并笔”
老萍,亦是顾景舟晚年用于书画题款的别号。诗句是宋代王安石评价唐朝张籍的诗,看似平常,实则清奇峭拔。顾景舟对葛陶中说,世上看起来容易的事,实际上都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顾景舟板桥提梁壶反面拓印
壶底,顾景舟刻下这样几行略带欧体、金石味颇浓的蝇头小楷,记录下这把壶的制作背景:
“此壶为十五年前设计,以作紫砂春华电影片头之用,授给陶中制作者,泥坯藏至今日始书刻之,诚可留纪念也 景舟八十岁书”
顾景舟板桥提梁壶底部拓印
三处题款,三种书体,三种刀法,不仅体现了顾景舟不凡的陶刻功力和文化底蕴,更是能够从中体悟到师傅对追随多年的徒弟的信任与关爱。其间,还有盼其早早成才的希冀。
对于葛陶中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段无法言喻的情感。
这件板桥提梁壶也是迄今为止,世存最能体现集顾景舟书法功力、陶刻韵味于一壶的作品。
多年后,葛陶中以全形拓法,再现其苍劲老辣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