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娣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师承国大师徐汉棠
擅长传统技法花器
沈龙娣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
1981年进紫砂二厂
随任淦庭的徒弟邵新和学习陶刻
熟练掌握各式刀法
1986年得到徐汉棠大师赏识
在其门下学习传统工艺
刻苦钻研全手工制壶技法
后又于南京师范大学工艺研读美术学
期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沈龙娣是省大师徐元明的夫人
国大师徐汉棠的得意弟子
也是陶刻和制壶兼修的优秀女匠
多年来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将书画、陶刻、制壶三者相结合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品多次获奖
并得到藏家一致好评
作品·欣赏
一、全手咏梅壶
此件咏梅壶
以家藏老紫泥制成
泥色老沉
砂粒明晰
愈显拙味浓厚
是深受藏家喜爱的一款泥料
沈龙娣老师全手工制壶
以“梅”为题
工艺老辣
手法纯熟
壶身造型简洁古雅
身筒扁圆
壶风敦厚
流、把、钮借梅桩之形
得梅之精魂
枝干遒劲
昂扬向上
盖面与壶身贴塑梅枝、梅花
花姿各异
或含苞或半开或盛放
有动静结合之妙
整壶构思巧致
清秀灵气
意趣盎然
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
二、全手南瓜壶
此件南瓜壶
为沈龙娣老师以家藏紫拼泥
全手工精制而成
泥质韧性佳
外观色泽丰富
南瓜形壶体均分为八瓣
筋纹微微勾勒
凸显出饱满的气韵
盖为瓜蒂
钮为瓜蒂柄
截面中通气孔
匠心独运
有浑然一体之妙
壶流乃瓜叶卷裹成型
老藤虬曲作柄
执把攀生出瓜叶、藤蔓
以及垂坠的小瓜
得自然真趣
整壶对南瓜的诠释细致入微
观之赏之
如临田园秋收之境
值得典藏
三、全手欢竹壶
此件欢竹壶
采家藏上等清水泥为胎
色泽紫中微红
砂粒明晰
原矿砂料的老味一眼即明
身筒若合盘
壶腹一线分阴阳
线上为肩
线下为腹
流、把皆自此线胥出
与壶腹衔接自然流畅
平舌口
圆耳鋬
竹节桥钮承左右
盖、身贴塑竹叶
立体生动
竹元素巧妙融入壶中
观壶如闻“穿林打叶声”
竹叶潇潇随风而舞
意境清幽
沈龙娣老师全手工制成此壶
整器设计规整匀正
做工精湛
神韵俱佳
值得雅藏之器也
四、全手硕果壶
沈龙娣之硕果壶
作有两把
取田园果实为主题
表以丰收的喜悦之情
做工创意堪称一绝
此件硕果壶
选用家藏上等老紫泥为胎
此泥老味浓厚
泡养效果出众
收到壶友们一致夸赞
全器造型古拙
身筒呈扁鼓形
下加圈足
上盖微隆
相互呼应
壶之流、把、钮皆以树桩构筑
老桩瘿节嶙峋
虬曲扭转
气势昂扬
盖、身贴塑葡萄之藤、叶、果、蔓
立体生动
细节十足
观之仿佛身临其境
赏壶如入田园之中
技艺之精妙令人叹服
此件硕果壶
采用原矿粗砂紫泥
制作于丁酉年(2017年)春
扁身鼓腹
力蕴于内
上有压盖沿子母线吻合严密
下有圈足承托
盖上以树枝为桥钮
与壶身形成优美的半月弧度
并贴塑枝叶、果实
二弯流嗉部硕大
环形把弧度优美
壶嘴、壶把皆为枝干形态
蜷曲有致
其上瘿节螺纹仿生自然
流末延伸出叶蔓、叶片
结出饱满葡萄果实
同盖上装饰相得益彰
田园风光于壶上尽显
五、全手供春壶
此件供春壶
为沈龙娣老师摹古玉麟款供春
精选家藏原矿深紫拼泥
以传统全手工技法制成
身筒扁而饱满
肌理鼓出
壶身仿老树桩之表皮纹理
树皮逡裂、褶皱线条刻画得细致入微
足见工艺之精
南瓜蒂为盖
紧密嵌入壶口
盖面做出茎瓣纹路
古拙简朴的壶流、壶柄
宛若老树根从两侧生出
与壶身协调
一体同韵
执把末梢叉分为两枝
一侧延伸出新叶
赋予老树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壶沧桑古朴
浑然一股返璞归真的简素拙味
然拙中见精
巧夺天工
力荐藏友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