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自身的修为,顾景舟一生束身自重,秉直如斯。作为一名手艺人,学历好像无关大要,但是顾景舟毕生却把文化学习放在了高于制壶的首要地位。各种诗词古文和历史典籍从不释手,晚年还每天坚特手书行楷数页,只要需要,像化学、英语、俄语这样的专业知识,他都进行过阶段性的自学。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顾景舟除了壶艺出众以外,超高的古典文范和内涵素养使他区别于一般的手工艺者。
有人说顾景舟是手艺人中的文化人。他的朋友中既有吴湖帆、江寒汀、唐云、魏紫熙、亚明、朱屺瞻、刘海粟、范曾这样的画家,也有高庄、韩美林、余耀忠、杨永善、张守智这样的工美教授,更有陶瓷专家冯先铭、刘秉诚,茶学家张志澄,红学家冯其庸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说顾景舟交友甚广,层次颇高。
在顾景舟的艺术生涯中,他曾数度和这些朋友探讨过有关紫砂陶艺、绘画艺术、诗词歌赋、考古鉴定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他还和很多人联袂创作过紫砂作品,这其中与高庄的合作成为一段佳话。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在带领学生来宜兴创作实习之际,经朱可心介绍,认识了顾景舟。两人在一次关于紫砂提梁壶的话题中,分别谈到各自的理解与看法,顾景舟认为传统存世作品中,“旭茂提梁壶”最有气度,而高庄教授认为南京博物院的“大彬提梁壶”在造型上则更胜一筹,双方都没有去刻意说服对方,而是尽可能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因此,此次的促膝畅谈成就了当代紫砂史上的一件传奇作品。
明 时大彬 大彬调砂提梁壶
此次交谈之后,顾景舟画了一张提梁壶的草图,“身简为直形式,肩与下身呈坡度并行的比例,至口颈及底部与身部各占三分之一,十分均衡”,这张因纸上壶的流和提梁分别参考了“旭茂提梁壶〞和“大彬提梁壶”。高庄看过图纸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并重新面图,高庄改动后的壶体“肩部与底部呈上坡、下坡势改为平缓势,身部直形式比例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这样肩与底就更宽、更稳、更舒坦。流呈六角形式,把呈扁平提梁形式,使整体线面结合更弧圆、更协调、更统一”。
清乾隆 邵旭茂 旭茂提梁壶
这样,顾景舟与高庄共同完成了“提璧壶”的设计构想。从高庄的改动来看,特别是流采用六角形,延续了他对“大彬提梁壶,的审美视角。高庄教授的这些修改意见,在顾景舟后来的紫砂器型上得到了尊重和体现。在充分理解、消化、修改图纸的基础上,顾景舟于当年夏天完成了专用制作工具的配置,然后依照壶样试围身筒,装配相关部件,最终完成实体成品。此后,顾景舟经过数度修改,直到 1978 年才最后定型,前后耗时超过二十年。1988 年,经张守智教授设计修改,将“提璧壶”的壶盖改为玉壁状,顾景舟创作了〝玉璧盖提梁壶”。
定型后的“提璧壶”,线条明快流畅,结构比例匀称 ,虚实变化分明,做到了内容、形式和功能的协调统一,是紫砂材质、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一次完美结合。完成后的 “提璧壶”不仅有大小不同的尺寸,还深化成多头套组,被评为 1987 年旅游展评会一等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青睞。
“提璧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十三头中提璧套组”,两次被国家领导人出访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1994年,顾景舟的“提璧壶”还人选中国邮政《宜兴紫砂陶》(1994-5))特种邮票,与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这些巨匠的作品一起向世人展示了宜兴紫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