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绝”“画绝”“壶绝”被称作子冶三绝壶,格调高雅,气韵动人,为壶艺收藏界之重宝。据《清代画史增编》记载:“瞿应邵……上海明经,性古雅,能鉴别金石文字,画宗南而用笔放逸,又画竹功力最深,尤精篆刻……”
/月壶题画诗/
子冶尤爱紫砂,常聘当时制壶名家杨彭年、申锡为其造壶并邀好友邓奎(字:符生),在宜兴监造,自刻铭文或绘竹、刻梅花,时称“子冶三绝壶”。
紫砂陶始于宋,随着饮茶方式的转变和文人的参与,紫砂壶由日用大壶转变为把玩小壶。据统计明中晚期以后,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紫砂壶设计制作的文人约有九十多人。
子冶尤爱紫砂壶,也是为紫砂壶留下浓墨重彩人物之一,继陈曼声之后,将紫砂文人气息推向了一个高峰。
/茶熟香温/
四绝壶的称呼,源自“2012年中国嘉德拍卖”翦淞阁|文房宝玩:清 申锡制 瞿子冶铭 顾景舟配盖石瓢壶。此件石瓢壶由申锡(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制壶,有其阳刻篆书印款:『申锡』、『茶熟香温』;瞿子冶题壶:壶身有瞿子冶楷书刻铭款识,阳刻篆书:『竹里煎起茶烟 老冶』并刻画竹;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1915-1996,浙江宜兴川埠人)大师为其配盖:在壶盖内侧有:『壬申(1992)仲夏为子冶壶配盖』,楷书刻铭、『景舟』。
此壶之所以成为罕见的‘四绝壶’,系因原来的壶盖佚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遂请陶艺名家顾景舟为之重新配盖。然而紫砂界流传一句话:‘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因为紫砂烧制的过程中变量甚多:随着每次紫砂泥料的调配,呈现出来的色相有所不同,加上泥坯烧成后的收缩率、窑温和烧法等也会造成变化。而配盖必须根据原壶的品相、色相与赋意等元素加以调节,配出原壶的泥、款、功,并体现出原作的形、神、气,此实非易事。
遂有配盖还不如重新制作新壶之感叹。然而,这个配盖的选择当初虽属无奈,却无意间配成了一个‘四绝壶’,因为此壶可说系清代至民国的三位巨匠、制壶大师,包括申锡、瞿子冶与顾景舟等三人,跨越时空合作的作品,可说是文人壶艺史的缩影,世间已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