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宜兴紫砂九隽讲堂在丁蜀开讲,本期嘉宾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主题是宜兴紫砂陶。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现场聆听大师的讲座,想来肯定颇为精彩。
在我的印象中,徐秀棠大师总是一身布衣,步履从容,像极了民国时期北大的那些学者们,传道授业,两袖清风。他深耕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在陶庄静享着自己的时光,创作之余研究紫砂史料,对紫砂文化的传承和艺术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的字,摘录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以飨读者。
——编者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紫砂从业者,我觉得不仅要在工艺上有特艺,文化追求上也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在紫砂文化的传播上尽心尽力。
我的观点是,紫砂工艺创新是好事,但要特别注重紫砂陶的本体与主流。紫砂在世界陶艺界的地位很高,主要原因就是紫砂陶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技法。紫砂工艺的基本工具就有100多种,每个工艺师又要根据制作作品的需要,亲手制作特需工具,这些技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需要花许多时间下工夫去领悟,这在浮躁的气氛中很难做到。
尊者系列之两袖清风·徐秀棠
沉静的心态,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正是紫砂工艺的本质所在。当前新的东西、现代的东西不愁它不出现不发展,但传统的东西却很可能被遗忘。继承紫砂手工工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
我一直认为,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传统也要跟着时代走。要用现代理念驾驭传统技艺,从传统中来又突破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也就是创旧。其实我们就是民间艺人,强就强在传统手工艺的技能上,这正是使艺术家折服的本领所在。
用现代理念来表达传统文化,要用现代的意识来做中国人的东西。中国人的东西是有深度、有含量的,这一点如果能够抓到,我还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发展紫砂经济与发展紫砂文化是两个概念,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但却是两码事。紫砂经济的增长不能直接代表紫砂文化的发展,紫砂文化的研究对紫砂经济的发展起着很直接的内在关键作用,但它又不能反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如果假借紫砂文化作幌子,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这种“商业文化”实际上伤害了紫砂的健康发展,直接损伤了紫砂爱好者的经济利益和紫砂感情。真正的紫砂陶是有精神、有气质的,紫砂与中国茶文化一体化,浸透了中国文字、书法和绘画艺术,更是儒、道、释等人文精神的载体,而根植于民间的紫砂手工工艺清新质朴的品格,则来源于生命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从而构成紫砂陶器以贯之的灵魂,即紫砂文化。
始陶异僧·徐秀棠
谈紫砂原料,对于做壶人来说,优质紫砂泥的特点,应体现在以传统技法制作时比较得心应手,烧成后颜色纯正,泡茶使用时养壶易显效果,仅此而已。质量差的泥,在以上几点上就不如优质泥。紫砂泥是原料,是通过手工工艺才体现出它的工艺、艺术价值,绝不能与田黄、鸡血石那样的材质相提并论。
时代赋予了自由表达艺术思想的空间,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潮纷纷涌现,现代陶艺的理念和精神是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紫砂领域的,紫砂艺术受到现代派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对于这种艺术现象,我也在思考,紫砂雕塑的表现形式不应该囿于一隅,也必须有不同风格和手法的探求和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代艺术家能否有适应时代变化的艺术追求,也是个人创作能力的体现。
供春·徐秀棠
我是属皮球的,别人打我越重,我反弹得越高。我做雕塑及其他艺术创作的时候,常受历史条件包括题材及工艺生产条件的极大限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设计、工作,就像我做的“坐八怪”那样只能坐着,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加张扬,我就是不服输,受压时反而脑筋动得更好,把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张扬到精致;可以说我是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往前走的,受挫折后用我母亲说的“受压受挫不要生气,要树志气”的话来鼓励自己。
人总要有一个追求,《朱子语类》说“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我一直和别人坦言,我们是职业陶艺家出身,首先是服务于社会需求与任务,然后再来搞我的创作,交替安排,自由发挥。
我坦承自己是在努力的,有时候比一般的艺术家的努力程度还要多一点。我对自己是有交代的,是一个有信念的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逐步付诸实施的人。留多少钱给后代?这个没意思。上天给你的人生,就是让你把自己的才智充分发挥利用一次,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做自己该做、想做而又能够做到的事情,这样当你离开了这个世界时才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