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壶名家力荐|陈国良·壶界“四小龙”之一

  • 日期:2018-10-2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陈国良被香港、台湾收藏界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紫砂中青年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

1

初识陈国良大师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国良被香港、台湾收藏界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紫砂中青年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如今陈国良壶艺更是超一流水准,成为一代名师巨匠,作品多数以薄胎呈现,并以中华文化为主要灵感来源,作品不断创新独具风格。

陈国良代表了当代紫砂的一个艺术高度,从最初的坚持到如今桃李满园;从制作完成第一把紫砂壶到如今作品遍天下;从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到如今成为“薄胎第一人”。他是靠实力靠艺德走到今天。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紫砂四小龙”之一

中国紫砂艺术名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陈国良以生在江苏宜兴蜀山自豪,他的出生地就在著名的宜兴东坡书院百余米,屋后的蜀山有著名的龙窑。陈国良回忆童年说那是一幅幅梦幻般的场景:他儿时常在古老的窑厂,捧着五色土,听到的是范蠡、西施神话般的故事,映入眼帘的是罐头堆、松枝垛、载货的船。他总用赤、黄、橙、绿、青的五色土将衣袋里装得满满的,用他们在墙上、门板上、地上,涂着、抹着,任性地涂抹着一幅幅绚丽的儿时梦。

2

大师的个人风采

陈国良大师在紫砂厂勤奋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从名师何道洪,他经常与老师一起探讨紫砂壶的特性和处理手法,这些都让他受益匪浅。但他也有过疑惑,紫砂壶已经多如繁星,前面有很多大师作品呈现各种样式,自己还能够做什么创新呢?

得益于老师的教导,和自己多年做壶的心得,他终于有所领悟。他说,每个人对艺术创作都有不同想法,作品因而能够推陈出新,但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将构思呈现出来,体现出思想。后来他又担任紫砂厂壶艺培中心老师,他说指导学生对他来说,正好是一个锻炼机会,在指导中他领悟更多技艺和造形的道理,对器形包括光素、花货、筋纹器都有更深刻的认识。一把好壶,最后考验的是毅力。


●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制壶技术全面的何道洪大师习艺。

●1983年开始制作茗壶,曾入中央工艺美院研习造型设计课程,精炼技艺,被称为新生代的代表之一。曾从事过花盆、花瓶、挂盘等制作。

●1985年学习工艺、素描、图案、雕塑等专业设计。

●1986年担任艺徒培训中心辅导老师和技术总监等职。

●1988年紫砂作品《蒲色口花盆》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作品曾作全国性的展出。

●1995年创作的《葫和壶》获陶瓷艺术新品展评三等奖。

●2001年、2002年作品《待放壶》、《阳羡溪头》分获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称号。

3

别树一帜的作品

陈国良大师不拘泥于流派,从不专做某些风格作品,依创作灵感发挥。作品颇具个性,端庄秀雅且富情趣,既有传统韵味,又能别树一帜。对紫砂陶,其一贯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其作品不论光素货,花货和其他,都是追求有挑战的难、新、奇、巧和形成个人的风格,在创新和制作中更求精、求实、讲究实用与收藏兼顾、题材丰富多样,源于传统而别有新姿。

陈国良的紫砂作品是朴实无华的,他设计的紫砂壶壶体清秀,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为一体,吸取自然万物的各种形态,采用抽象的表现方法,把大自然中生气盎然的植物提炼成一种情趣,从而把这种韵味转化在文化艺术品上。他的紫砂壶壶体饱满圆润,壶身明快的线条无不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技艺技法。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