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范晓丽:晓紫砂之美丽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8-05-3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范晓丽,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协会会员。1972年生于陶瓷世家,1992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一厂长艺培车间,曾受到汪寅仙、曹婉芬等多位大师指点,现师承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培林。她擅长传统工艺制壶,作品摹古而不泥古,造型隽秀别致,不为创作的过程言苦,而在制壶中追求乐趣。1993年,范晓丽被陶瓷公司评为优秀青工;2002年,其作品《飞天提梁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6年《玉璧添香》获现场手工大赛优秀奖;2006年《金鸡报晓》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2009年《提

范晓丽,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协会会员。1972年生于陶瓷世家,1992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一厂长艺培车间,曾受到汪寅仙、曹婉芬等多位大师指点,现师承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培林。她擅长传统工艺制壶,作品摹古而不泥古,造型隽秀别致,不为创作的过程言苦,而在制壶中追求乐趣。1993年,范晓丽被陶瓷公司评为优秀青工;2002年,其作品《飞天提梁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6年《玉璧添香》获现场手工大赛优秀奖;2006年《金鸡报晓》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2009年《提香壶》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5月《浪花壶》被无锡博物院收藏;2011年《富贵花开牡丹组壶》获第四届南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2012年《吴经提梁》被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收藏。其本人现被江南大学聘为紫砂传统技艺指导教师。

范晓丽:晓紫砂之美丽

蜀山郁郁在望,画溪盈盈可掬,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座老楼的顶层,颇显沧桑宁静。紫砂陶艺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范晓丽女士的"蠡陶居"即隐于此。

范晓丽是清丽温婉的江南女子、年富力强的制壶高手。她优雅地煮泉烹茶、从容地谈壶说艺。茗香四溢,紫砂俊雅,"蠡陶居",在一片氤氲中,让人陶醉……

范姓是宜兴紫砂望族,或许是家族血缘和遗传基因使然,紫砂就是范晓丽的"生活"和"生命"。少年时代,她玩紫泥就有模有样,18岁时进入紫砂工艺厂,更是如鱼得水,天遂人愿,走上了逐梦之路。紫砂工艺厂是紫砂界的"黄埔军校",大师毕至、名家云集,艺徒但凡有悟性、肯学习,不必拜师、不用"偷艺",厂里的高手都会悉心指导、倾囊传授。范晓丽聪慧踏实、转益多师,尤其受汪寅仙、曹婉芬等大师的教益良多,学艺三年,渐露头角,被陶瓷公司评为"优秀青工"。近30年的紫砂之路上,她毫不懈怠,日益精进。在研习紫砂工艺的同时,不辍书本,拿到本科毕业证的同时,又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研修,其人其艺在业界和藏家中颇有口碑,作品屡获专业展览、评比的高奖,被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珍藏。她获得"全手工制陶技能大赛"的奖项,并被聘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紫砂技艺指导教师。范晓丽的人品和口碑,业界无不称道,乃至绞泥大师吴培林慨然收徒。

紫砂茗壶优劣高下的品评、鉴赏之法,众说纷纭,萃取诸说的"最大公约数"法,一曰"品质",二曰"气质"。"品质"即"泥、型、工",泥料精纯、造型精准、制作精湛,凸现"工匠精神"也;"气质"即"精、气、神",精神完足、气脉贯通、神采焕发,彰显"匠心旨归"也。"品质""气质"虚实一体,共生共发,互融互现,是茗壶的美之所在。范晓丽知晓茗壶美丽的标准,她从"不忘初心、听从内心、守望本心"出发,静静地、执著地制作自己心中的那把壶。

经典壶品历久弥新,是紫砂艺人继承传统、考校功力的"不二法门"。范晓丽致敬经典,在"中规中矩"的"再现"中体悟前贤的真谛,在"字正腔圆"的"重抟"中找寻自己的感觉。"文旦壶"和"西施壶"形体极简且结构相似,在球体和短嘴的微妙把控中,"文旦壶"的丰硕和"西施壶"的丰盈,呈现和而不同的丰韵。"德钟壶"和"景舟石瓢壶"均是多重组合几何体,前者的稳健端庄、后者的韶秀谐和,不同的美学气息、气度被尽情演绎,熠熠生辉。行话"一方抵三圆",道尽方壶的制作难度,"四方扁升壶""看似寻常却奇崛",线条隽爽、块面舒展、壶体稳健,古雅气息隐于内外。经典壶品精美地绽放在她手底,张扬着传统的生命力。

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强调"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茗壶是用于泡茶饮水的实用器皿,"生活艺术化、艺术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茗壶的艺术价值随之日益强化,因而其"形式"尤为重要。范晓丽凭着诸器皆善的深厚功底和广采博收的学养积累,凭着天资与用心,对"形式"进行个性化的的阐发,所制壶品精致雅洁、文质彬彬、富有魅力。

她别出心裁出新意,在古典的"程式法度"中"舞蹈"。"禅语壶"以醇厚圆融的"佛相"显示"佛法无边"的包容悲悯;"聆禅壶"以清新昳丽的"法容"展现"明心见性"的愉悦欢欣,合乎传统审美"定势"和视觉经验,给人以"融古"的厚味和"铸今"的新鲜。"乐鸣壶"取扁钟形,以窄带束壶腰,宽厚醇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丽影壶"柔美清丽,亭亭玉立,自有慰籍风流;古风盎然而与时人的心旌合拍、共鸣。

范晓丽:晓紫砂之美丽

她苦心孤诣创新路,在"唯美"的理念中"切磋"。"竹段壶"以原生态翠竹的竿、枝、叶进行理想化的重构,挥洒着"劲节虚心"的文人精神,壶上"斑纹"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点缀,却平添了潇洒诗意;"报春壶"围绕"江南一枝春"的主旨展开,既删繁就简,"疤节虬枝"饱经风霜,嫩条花绽笑迎春风,又舍简取"繁",壶身将一般的光素圆体改为六瓣"筋囊",壶面叠加层次变化,丰富了光影效果,增强了审美厚度,烘托了"报春"的喜悦情感,"唯美"地展现其中的文化义涵和美学价值。

她独辟蹊径开新面,在放飞的"心灵"中抒怀。对"形式"的认知并不是纯粹形式的问题,"形式"这个壳,是人文情怀的空间。"提香壶"以"光壶"手法作仿生意象、心象,壶体为上部舒坦、下部内收的扁腹"瓜"形,壶体抽出"一弯"短嘴、"截盖"抽出"瓜蒂"壶钮,正是"瓜熟飘香"意味;略宽的扁带状三叉提梁舒徐柔韧、曼妙有致,提携不绝香浓,其整体体量对比、曲直承合、线面转换、开合呼应、虚实平衡、刚柔相济、形意谐和等,都极自然合理,不枝不蔓、恰到好处,不着痕迹、搔到痒处,其中安放的是"大象无形""天人合一"的情怀。"心灵必须表现在形式之中,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美学家宗白华),"蟾竹壶"(即"富贵一生壶")迎合"迎富纳吉"风俗意象,化俗为雅,圆柱壶的四重平行叠加弧槽形成形体规整的律动,微拱的壶肩、微凸的壶盖形成变奏的灵动,壶嘴和壶把的写实竹节自由跳跃,使"节奏"的内涵更加生动,这正是心手合一的节奏,是艺术生命的节奏。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好之,乐之,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兀兀穷年。因此,范晓丽的紫砂之路,必然会走得更遥远、更广阔。有诗人称道她说:"红妆玉手见才情,一味禅香满目清。夜煮寒灯经卷下,半壶幽趣到天明。"

范晓丽,晓紫砂之美丽……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