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壶艺最重要的价值是他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采用锡为原料用传统手工艺的方法延续了下来,陈氏壶艺中的蝙蝠、金蟾、元宝、中国结等主图案以及边底处使用的花果纹、葡萄纹、日光纹等纹饰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紫砂壶穿“锡衣” 老手艺传百年
陈宝玉展示他制作完成的锡包壶 胡卫国 摄 .
一张桌子,一个小煤炉,几样简单的制作工具,是陈宝玉最熟悉的“好伙伴”。作为锡包壶技艺的传承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窝在店里在锡片上精雕细琢,让手中破损的紫砂壶装扮一新,回到它们主人的身旁。
破损紫砂壶遇锡“重生”
蒙城县漆园街曲折悠长的小巷内,经常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锤子敲击声回荡。陈宝玉的锡包壶店就坐落在这里。
“我这把壶坏了,你看怎么给修一下?最好能再设计点花样出来。”一位顾客拿着一把残破的紫砂壶,走进了小店。
“这里修个福禄寿,叫福在眼前;前边做个蝙蝠,就是有福的意思;底下给你做个圆盘,分为12份,相当于人的一天的12个时辰。”陈宝玉说着自己的设计打算,客人听着直点头。
陈宝玉是蒙城县锡包壶的传承人,他的技艺从父亲手里学来的。算起来,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这狭窄悠长的漆园街巷里已经响了一百多年。
“按俺爷爷说的,俺老太爷从山东那边过来就会这种手艺,这是俺自己家传的手艺。”说起这门手艺来,陈宝玉满脸自豪。
据介绍,锡包壶工艺来源于民间的修碗补锅的锡匠活计,后来人们把受损的陶壶、酒壶也找锡匠修补,为了美观,锡匠们把修补处做成好看的花型,成了锡包壶的雏形。陈氏壶艺起初也是修补受损的紫砂壶,慢慢地演化成了满壶包花的形式。
1000余把锡包壶被收藏
锡包壶传统工艺是指艺人在紫砂壶外层整体或壶底、壶嘴、壶盖、壶把等局部贴上锡片,通过熔化、压片、造型、尽打、打磨、锡焊等工序,组成蝙蝠、金蟾、中国结、松竹梅等数十种寓意吉祥如意的字画图案,在壶的边缘以及底部附以草叶纹、日光纹、花果纹、葡萄纹等中国传统花纹图案与包壶主要图案连城一个整体,从而达到遮盖残缺、美化壶体的目的。包好的紫砂壶增强了防潮、保温、耐酸、耐碱的功能,也提高了紫砂壶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老年人比较节省,有时候紫砂壶破损了,舍不得丢,就找我修,我给他们设计点花型,不仅又可以用了,也更美观了。”陈宝玉说,在蒙城当地他也算小有名气,不仅是来修破损壶的,甚至有的好壶也有来找他设计图案的。
“你看这一包,既结实又好看。用它喝茶的时候,心情都会比较舒畅。”顾客郭宾笑着说,他和陈宝玉因锡包壶而相识,现在有空的时候,他还喜欢到陈宝玉的店里来转转,“看看他是不是又设计什么新花样出来了。”
陈氏壶艺最重要的价值是他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采用锡为原料用传统手工艺的方法延续了下来,陈氏壶艺中的蝙蝠、金蟾、元宝、中国结等主图案以及边底处使用的花果纹、葡萄纹、日光纹等纹饰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十余年来,陈宝玉已制作不同款式的锡包壶1000多把,被江苏、河南、山东等地的爱好者所收藏。
老手艺仅存于蒙城
在祖辈传下来的技艺的基础上,陈宝玉也在想方设法对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改良,首先就是包壶的材料实现了更新换代。
“这种光洁度材料是我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发现,以前贴花的材料氧化得快,很容易失去光泽。”陈宝玉说,新材料经过深加工,不仅光洁度高,还能长时间保持。
此外,陈宝玉还改良了传统手工花型,并给自己设计出的花型定型申请了发明专利。无论在材料上、花型上怎样推陈出新,壶上所体现的传统中国元素没有变。
据介绍,锡包壶为纯手工制作,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火候、功力,没有固定的数据标准,全凭眼里翻身和手力轻重。一般一把壶包下来要花费三到四天功夫。
“因为它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加工起来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来钱较慢,很多年轻人不愿学。”陈宝玉说,目前在安徽省范围内,锡包壶工艺仅存在于蒙城县,而传承和保护这项工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8月中旬,在市区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锡包壶也让很多市民眼前一亮。“我们也希望能多一些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锡包壶这门技艺。”陈宝玉说。
(王郑军 陈海荣 记者 蒋加磊)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