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一代中国紫砂陶刻大师谭泉海先生西去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7-02-2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谭泉海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13日21点20分辞世,享年77岁。宜兴的氿,宜兴的湖,如东来的清风,他的陶刻就是沐雨而生的飞虹,风声虹影里,有一方水土的灵,有承载年华的韵。妙曲重听,余音仍绕梁,旧书重现,墨迹依旧呈祥,当我们走进谭泉海的艺术馆,那些刀走砂面留下的印记,仿佛是一段时光的回旋,恍惚间看到时光飞逝,看见灯下那少年的专注凝神,看见这些紫砂壶、盘、瓶上刀走时,韵入陶,刀落时,神入陶,那一段紫砂是岁月,由手中的刻刀陪伴着度过,也是由刻刀,带出了一生荣耀。谭泉海的艺途看上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谭泉海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13日21点20分辞世,享年77岁。

宜兴的氿,宜兴的湖,如东来的清风,他的陶刻就是沐雨而生的飞虹,风声虹影里,有一方水土的灵,有承载年华的韵。妙曲重听,余音仍绕梁,旧书重现,墨迹依旧呈祥,当我们走进谭泉海的艺术馆,那些刀走砂面留下的印记,仿佛是一段时光的回旋,恍惚间看到时光飞逝,看见灯下那少年的专注凝神,看见这些紫砂壶、盘、瓶上刀走时,韵入陶,刀落时,神入陶,那一段紫砂是岁月,由手中的刻刀陪伴着度过,也是由刻刀,带出了一生荣耀。谭泉海的艺途看上去平坦,但是其间的曲折也伴随了他几十年的光阴,能够与曲折相伴,是他的对这段岁月的感谢。他用"学"和"求"成就了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艺

说不清楚生于那样的时代到底是不是幸运,但遇到所有从那时艰苦过来的都,都会对那些岁月抱着感恩的心。他们感谢艰苦的岁月赋予了他们艰苦奋斗、孜孜求艺的精神。

对于谭泉海来说,他的艺途是命运之手的牵引。他那作为中医师的父亲写了一手漂亮的字;他的三哥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水彩画画得很好,这样的家庭环境为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上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在进厂以前,已经现实出了艺术的才华。即使没有像其他紫砂艺人那样土生土长在丁山,耳濡目染紫砂文化,但已经练就的本领,却让他之后的艺途有了方向。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赶上宜兴紫砂工艺厂大量招收人员,在姐夫的引荐下,谭泉海在当时的紫砂辅导顾景舟处报了名。当顾老得知谭泉海擅于书法、绘画之时,便将这位年轻人推荐给了著名陶刻艺术家任淦庭。任淦庭想要考考这位年轻人,并且通过考验能够对他的手里的功底做个了解。所以,任老当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认真仔细地将谭泉海带去的画作看了下,并且要求谭泉海当场写三个字--嘉字和繁体的飞、风二字。这三个字各有特点:嘉字纵向结构比较拥挤,繁体飞字需要首先安排好当中的立柱,繁体风字的中间部分应该紧凑一些,要写好都是不容易的。这是其实也是老师对弟子的一次面试,最终谭泉海顺利通过,任淦庭满意地收下了这名新弟子,成为了谭泉海紫砂生涯幸运的开始。

虽然进了厂初期条件简陋,连宿舍都没有,但是谭泉海懂得苦中作乐,艰苦的环境更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意志。直到今天,谭泉海聊起那些日子,还感慨:"条件差反而使人产生紧迫感,容易出人才。条件好了,有些人反而不自觉。"

任淦庭在教徒弟时十分认真,不松懈对他们基本功的磨练。尤其,陶刻装饰虽然没有做壶那样工序繁琐,但是刻刀下的每一个走向对于一件精美的作品来说都至关重要。用刀的快慢、深浅、阔窄可以造成不同的效果,所以先要学磨刀,把刀的宽窄、厚薄、角度、利钝磨到师傅要求的程度。学徒三年,不知磨了多少次刀,却始终进行反复比较试验,逐步熟悉了刀性、练就了敏锐的刀感、掌握了过硬的刀功。因而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无论是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以及涩刀、滞刀、轻刀等各种手法,他都能运用自如,可以随心所欲地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当然,陶刻除了要练就扎实的刀工,还要对书法勤加练习,做到心中有字,需要刻时便能信手拈来,不用再翻阅其他典籍。所以,临帖就成为了陶刻学习里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虽然厂里的条件很艰苦,没有电灯的日子里,他每天天不亮起身,点着油灯临摹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古代大家的法帖,品味其中韵味,揣摩其中法则,从中吸取营养。

独立操作,好比是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当学员们的基本技能提高后,老师开始让他们独立操作了。谭泉海当时作为成绩优良的学员,还获得了自行设计的机会。他的毕业习作是一只白园瓶,上面雕刻的是陈之佛的《青松白鸡》,虽然作者依然年轻,但这幅作品已经具备了原作的神韵,因此获得老师的赞许。

求艺计划经济时代,在不考虑产品经济价值的观念下,谭泉海天天坐在车间刻壶,天天坐在车间刻壶,每一工的定额高达一百多把。当时唯一能将产品分个等级的事情,无非就是偶尔厂里需要一些参加展览的展品,或者到广交会出样的样品。然而无论定额多高、质量标准多宽松,谭泉海总是一刀不苟,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息。1972年,为了制作赠送一位友邦元首的特大剔花青瓷花盆,上级公司按照当时的惯例从各厂抽调技术骨干组织"会战"。谭泉海作为紫砂工艺厂的技术尖子也得以一展身手,他奉调参加这项历时数月的制作国礼的"会战",圆满完成了在花盆上雕刻木棉花的"任务"。

陶刻是一门吸收多艺术门类的艺术,不仅需要从事的人手上功夫扎实,还需要这个人的思想、内涵有同步的提升。1975年,公司选拔一批表现好、基本功扎实的人,派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班进修,其中就有谭泉海。在为时11个月的深造学习中,他亲聆了梅健鹰、杨永善、陈若菊、白雪石等名教授的教导,还跟随白教授到太湖之滨写生。11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使他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书画技艺、拓展了艺术视野。让他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同时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层次后,他的艺术实践有了极大的提升,进入了新的境界。

他的创作变得越来越灵活,手法也越发多样化,在精雕细刻清雅秀丽之外,又辅以大刀阔斧拙朴豪放,形成了隽秀清逸的特色,以后提到他的作品风格,都以这四个字的为概括。曾有人这样概括他的风格--"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尤以书法和花鸟、山水人物绘画见长。大气豪爽是其特色往往静而能显其动,显其动处又能静穆之致,有逸趣横生,体韵遒举之妙。"

在谭泉海的紫砂岁月里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1984年,他和顾绍培合作的《百寿瓶》获得了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正值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香港锦锋、英泰、海洋、双鱼等4家贸易公司开始经营紫砂产品,港台等地随之兴起紫砂热。这也极大推动了紫砂产业的发展,谭泉海的作品也多次入选香港等地的紫砂工艺品展览之中,受到好评。后来紫砂厂成立研究室,他的工作由生产变成创作设计为主。在1983年的下半年,当时国家贸促会下达通知,要有紫砂作品送上去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其中一只由顾绍培创作谭泉海镌刻的《百寿瓶》成为送展作品。他在瓶体正面镌刻了一百个不同写法的篆体"寿"字,背面装饰以松鹤图案,作品整体风格十分统一,显得古朴雅致。经过层层选拔,这件作品被送往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并且一举夺得金奖。这是建国以来宜兴紫砂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奖项。此花瓶造型放大后在1987年被选送中南海紫光阁长久性收藏并陈列。 在这次大奖之后,他还是在不断获奖,不断获得荣誉,却没有被这一片鲜花和掌声组成的赞誉所淹没。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从未在他身上停歇过,也正是他的坚守,让紫砂陶刻从老艺人的手传到他手上时没有凋零,而是绽放出五彩陶韵。如今虽然年已七旬,谭泉海仍在紫砂艺苑耕耘不辍。在他培养下,他的两个女儿谭晓君、谭晓燕也都成为紫砂造型和陶刻的能手,并已双双取得工艺师职称,作品也多次获奖,父亲的许多陶艺创作中也都有她们的参与。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