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烙上潍坊印象 续写紫砂传奇

  • 日期:2014-06-2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黄良聚告诉记者,如今每天到这里观赏紫砂壶、了解紫砂知识的人越来越多。而近期,他与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的会员们正在紧张筹备本届文展会的事宜。在本届文展会上,中国紫砂精品展区将有100多名紫砂艺人携带力作前来参展。黄良聚说,参观者将见到市面上不常...

黄良聚把潍坊元素融入紫砂壶制作工艺,紫砂文化在我市生根

编者按

四月的潍坊,绿柳拂水花团锦簇;四月的潍坊,笑语喧天高朋满座。四月,是潍坊的节日,高飞的风筝让潍坊这座城市蜚声海内外,文展会和中国画节的举办,让春意盎然的四月更加沸腾,更加绚烂。“风筝之都”、“中国画都”,已成为我市两张金光闪闪的城市名片。从今天起,淘壶人推出多彩盛会之“文化追梦人”系列报道,循着他们的脚步去瞧瞧盛会给我们带来的那些影响和变化。

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精美结合,紫砂壶才弥足珍贵。来到潍坊后,与嵌银工艺、风筝等特色元素巧妙地融合,已彻底在潍坊扎根。2009年,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潍坊分会会员仅有不到5人,如今发展到100多人;2012年文展会上,中国紫砂精品展区成交量达500多万元;2013年文展会上,中国紫砂精品展区成交量达900多万元。

提起紫砂壶,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江苏宜兴。很多人并不知道,借着文展会这股东风,紫砂文化早已经在潍坊生根发芽了。如今,市区街道上一家家茶楼、紫砂壶店,以及茶余饭后人们对紫砂壶的谈论,都在诉说着紫砂文化在潍坊的成长故事。4月10日,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黄良聚告诉记者,紫砂文化来到潍坊后,与潍坊嵌银工艺、风筝等特色元素巧妙地融合,已彻底在潍坊扎根。

现场探访

制作紫砂壶 是个功夫活

黄良聚在制作紫砂壶。

4月10日下午3时许,记者前往中华茶博城二楼,见到了正在制作紫砂壶的黄良聚。今年60岁的黄良聚是山东济宁人,他潜心研究紫砂壶及其制作工艺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目前担任中国紫砂专业高级鉴定评估师、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

记者看到,黄良聚身穿工作服,正将紫砂泥条在手里反复揉捏,还不时拿着工具敲打紫砂泥条,随着一边敲打一边旋转,原本平整的紫砂泥条神奇地变成了圆筒状的造型,让记者不禁叹为观止。黄良聚告诉记者,这一个敲打的步骤又称“敲身筒”,是制作紫砂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你别小看这个步骤,这一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黄良聚说,一般初学者在敲打的时候,很容易将紫砂泥条敲扁或者敲歪,想要在几分钟之内敲出一个筒形绝非易事,这个步骤也可以很好地检验一个紫砂壶制作者水平的高低。

在黄良聚的引领下,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蛟龙盘柱,彩蝶翩飞,祥云腾升……形态各异的紫砂壶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橱柜上,或温润典雅,或古朴温厚,或质朴自然,有的紫砂壶上还题有诗句,既有宣纸上的洒脱之感,又饱含金石古玉的沧桑,让原本粗拙憨厚的紫砂壶变得文通气贯,风流韵畅。

黄良聚告诉记者,如今每天到这里观赏紫砂壶、了解紫砂知识的人越来越多。而近期,他与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的会员们正在紧张筹备本届文展会的事宜。“在本届文展会上,中国紫砂精品展区将有100多名紫砂艺人携带力作前来参展。”黄良聚说,参观者将见到市面上不常见的100余把精品紫砂壶,一定可以大饱眼福。

◎往昔记忆

十余年前,潍坊难觅紫砂壶身影

说起紫砂文化,黄良聚告诉记者,十余年前潍坊根本没有专门研究紫砂和从事紫砂产业的人员,紫砂壶仅仅能在少数市民家中见到零星的一两把。“由于紫砂是江苏宜兴的地方特产,当时潍坊没有研究收藏紫砂壶的风气。”黄良聚说。

“十几年前,我前往江苏宜兴游玩,对紫砂壶可谓一见钟情。”黄良聚说,他购买了多把宜兴紫砂壶把玩,没想到一回潍坊,便被亲朋好友一抢而空了。

黄良聚告诉记者,紫砂壶之所以受人喜爱,一方面是由于这种壶器造型美观,风格多样,另一方面也由于它在泡茶时有许多优点。紫砂壶透气而不透水,保温性能好,泡茶不失原味,且经久耐用,不论是实用性、美观性还是收藏价值,都非常高。

看到这么多人喜爱紫砂壶,黄良聚便动了将紫砂文化引入潍坊的念头。2009年,中国紫砂收藏鉴定专业委员会在江苏宜兴成立,很快,山东分会和潍坊分会也成立了。“山东分会和潍坊分会都设在潍坊,自此,紫砂产业在潍坊告别了小打小闹,算是正式安家落户了。”黄良聚说。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