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听潘持平大师讲述顾辅导创作提璧壶背后的故事

  • 日期:2018-08-3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提璧壶是已故大师顾景舟一生当中花费精力多,耗费时间长,制作工艺精湛的代表作之一,以下就让我们以听客的身份,听一听潘持平大师讲一下其背后真正的故事。

近些年来,一些书刊文章或断章取义,或取其所需,或不知《提璧壶》的创制过程,由道听涂说造成误传,以讹传讹。如在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砂壶收藏指南》中把提璧的创作设计归功于高庄一人,而把顾景舟排除在外;台北某杂志出版社出版的《披肝沥胆 丹心可鉴──纪念陶瓷造形艺术家高庄先生》中把提璧的设计,特别是制作说成是完全为高庄所为,这是不符历史史实,且有失公允的。

提璧壶是已故大师顾景舟一生当中花费精力多,耗费时间长,制作工艺精湛的代表作之一,以下就让我们以听客的身份,听一听潘持平大师讲一下其背后真正的故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顾景舟他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能留下几件经得起推敲的作品,就不错了。从我跟他相处那么长时间,包括他过世以后对他的回忆研究,我认为这个提璧壶,是他有意精心打造的,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作品。


解说员▼

提璧茶具是一套始于高庄,成于景舟的传世之作。也是顾景舟一生所制作品中,耗费时间最长,修改次数最多,制作工艺最为精湛的杰出代表。


解说员▼

1932年,年仅17岁的顾景舟,便开启了他与紫砂的传奇之旅,其以惊人的天赋,天道酬勤的毅力,和不耻下问的勇气,迅速成为了紫砂圈里的制壶好手,也让他结识到了不同领域,许多学科中的社会名流。

1956年,顾景舟和其他几位紫砂艺人们一起,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技术辅导"。在当时,这样的荣誉,是对其行业地位及艺术造诣的较高肯定。就在同年,中央工艺美院的教授高庄,带着他的学生来到宜兴创作实习,经朱可心引荐,两人相识。随后,他俩艺术灵感的激发和碰撞,让一代紫砂巨作就此诞生。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这是高庄教授的创意跟设计,只是在制作过程中间,两个人共同探讨修改。1956年总共是做了三把,这个做了以后,顾老是经过多次的修改,几乎每做一次 都有一个不一样,或者这一次是修了提梁,下一次再做的时候壶嘴、包括壶钮,包括盖都有修改。


南京师范大学陶艺系主任 高英姿▼

因为我们的50年代末期的时候,中国的设计艺术这个领域,包括学院派的领域,接受的是新兴的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的教育理念。西方现代主义设计在这个领域里面,它是强调了一种功能性,强调了简洁,强调了去装饰化,所以高庄教授在设计这个茶具的时候,是调动了一切现代构成里面的一些元素,设计出了一款非常简洁明快,然后充满现代感的这样一个茶具的造型,这个造型本身很美。

但是如果要融合紫砂工艺和紫砂艺术,它就碰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你不经意,它就变成了一个工业产品设计的茶具,而如果经过一个高手的,或者说我们紫砂泰斗级人物的这样一种改造,它就变成了紫砂壶里面的经典,他的匠心就用在,怎么使一件现代设计的造型,成为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举一两个例子,来看他在造型上的处理,这里面我们看到的这个壶的肩和底足,其实是微微的凸起的弧面,就像一个盘子合过来一样的,而壶身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它是缓缓的双曲面,它是一个凹面。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把这个凹面换成了直的这么一个块面,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壶身缺少了一个灵动的气息,而这样的改造,其实就是一种匠心的运用,还有就是我们在延伸到壶嘴的时候,这块凹面延伸到壶嘴的时候,如果你壶嘴还在运用这样的凹面,那么你这个壶嘴,在表现到这个嘴的流部这个地方的时候,肯定会变成一个很显瘦的、瘦弱的这样一个造型,顾老在处理这个的时候,它的壶嘴 侧面过去 他是平推的。

这个时候 由于视错觉的原因,反而看起来像一个凹面,跟壶身它能够形成一个贯气和流动,提梁也是,从微凸的这么一个凸面,往上走的时候 这个提梁,我们现在看起来是自然形成,非常圆润和挺拔的、有弹性的这么一根线条。

其实他在处理当中有很多细微之处,比如说它的提梁的面,提梁的把手的面,如果说你手拿进去拿的时候,底下它其实也是微凸的,所以你就会觉得很圆,上面那个面它也是微凸的,看起来非常平整和挺拔,提璧壶是一个,我认为它具有时代意义是在于,它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大潮当中,紫砂工艺的泰斗顾景舟先生,他能够有机地去融合自己的理解,对紫砂的理解,把一个具有工业感的这样一个造型,变为紫砂壶的经典,我可以给它一个名词,就是说,我们顾老是把这个造型紫砂化了。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所以这个壶,说实话,我是说它器型端庄。为什么说它端庄呢?

你看,第一个感觉稳重、大方。第二:施技,就是施展你的技术严谨。为什么我不说施艺,因为做这个壶是技术,艺术是通过技术来反映达到的。他施技严谨,施技严谨里面也就刚才说的,他对壶嘴、壶钮、提梁,包括壶身的凹下去多少,他在不断地探索提炼。

顾老做紫砂有一个特点,他所有的工具都是专款专用。你比如一个云肩线,他提璧的云肩线的工具,绝对不可能用到其它壶上面的云肩线,他一定要另外做。所以书本上啊,大家的坊间传说啊,他的工具,就是顾老自己说,可以用担子挑都挑不下。这个一点不假,因为专款专用嘛,他所以工具很多。

第三:气韵典雅,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只有达到经典的、大家公认的,不是无可挑剔。无可挑剔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审美每一个人不一样,也许你认为好,我认为不好,但是至少,它确实是经得起推敲的。


解说员▼

一个"提"字,道尽了壶体的精髓造型,那是顶天立地的阳刚之气;一个"璧"字,折射出壶身的曲折流转,那是世间万物的阴柔之美。高庄,用其现代的美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玉璧造型,塑造出了提璧的雏形,而顾景舟则赋予了提璧灵动多姿的生命。

从提璧壶上,可以看到老一辈制壶名家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可以领略体会他们的艰苦奋斗,孜孜追求,努力探索,刻苦态度。

顾景舟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设计上一丝不苟,工具改制上严格要求,无不在提璧壶上反映出来,无不为当今壶界艺人的楷模,无不为后辈艺人在工艺制作上树立榜样。

本内容由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友提供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