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1岁的顾景舟,曾应上海“郎氏艺苑”聘请,赴上海仿古制陶。亲身参与民国初期上海紫砂仿古浪潮的顾景舟,最大限度地观摩学习了存世的优秀古器,进一步拓展了对紫砂制作工艺技巧的理解,为自己作品形成鲜明的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上海仿古的阶段大概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笋形水盂、龙把凤嘴壶、僧帽壶、天鹅樽等都是顾景舟这一时期的作品。
1.笋形水盂
陈鸣远制 笋形水盂
顾景舟制 笋形水盂
顾景舟之笋形水盂,乃是仿陈鸣远款经典,在1958年由上海何天麟捐赠,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件水盂曾被当作陈鸣远真迹收藏,顾景舟亲自上手鉴定,并经他的徒弟确认,确实是顾景舟在上海仿古时所做。
段泥胎质,色泽土黄,包浆老气,造型采用了仿生的设计,模拟了横卧的竹笋形状。外壳层层交叠,以及通过筋脉和虫蛀痕迹的描绘,使得整壶更加栩栩如生,仿佛是竹笋的真实质感。在紫砂类的各种仿生造型作品中,可谓“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2.龙把凤嘴壶
陈鸣远制 龙把凤嘴壶
顾景舟制 龙把凤嘴壶
1982年9月底,顾景舟等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品鉴库藏紫砂器,发现了两把“鸣远”款龙把凤嘴壶,应该是他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仿古时所做,当时共做三把。
泥色红赭似古铜,掺砂点点,鸡首形流,口部微张,若日出而鸣,螭龙环鋬,壶腹两侧有翼,造型生动,寓龙凤呈祥之意。
3.僧帽壶
时大彬制 僧帽壶
顾景舟制 僧帽壶
仿时大彬僧帽,底款刻有“生莲居大彬”,但壶内壁暗留“景记”二字。据说顾景舟曾于沪上南京东路的友谊商店中见过时大彬僧帽壶真迹,并进行了细致的测绘。
全器由二十多块泥片镶接而成,结构严谨,轮廓清晰。身、颈、盖均为六方棱形,方中寓圆。鼓肩,下腹内敛,造型凹凸有致,亭亭玉立。口盖隐于帽沿内,任意调动,均严丝合缝。钮作莲子状,曲线有致的鸭嘴形流置于腹肩颈部,与盖面平齐,与飞鋬相呼应。
顾景舟在泥片的镶接、线条的处理等细节处展现出精湛的工艺技巧,鬼斧神工,妙不可言,把紫砂的形、气、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4.天鹅樽
陈鸣远制 天鹅樽
顾景舟制 天鹅樽
此件为仿陈鸣远天鹅樽,天鹅脖颈弯曲前伸,双眼炯炯,长喙张开,脸部作卷云纹,神态憨拙可爱。双蹼足直立撑起饱满的身躯,两翼紧贴两侧,浅浮雕而成,羽翅卷曲流畅,极富动感。
板尾似圭,向后斜插。宝尊喇叭口,细长颈,直腹,腹下没于天鹅身躯之中。无论是外观还是神韵都惟妙惟肖,足见顾景舟制器技艺功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