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顾景舟对紫砂泥料的理解和感知

  • 日期:2023-08-0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顾最舟特别重视泥料在紫砂器血成型过程之中的最基础、最关健的作用。

顾景舟以为,掌握泥料的性质是进行紫砂创作和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他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我们的生产知识中,应该了解到泥料的一些科学原理。”
因此,顾最舟特别重视泥料在紫砂器血成型过程之中的最基础、最关健的作用,他以为:“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决定于它的原材料和它的成型法。……各种形态都在手里面,凭徒手就做成功了。这是它的原材料的特殊性。”

从捶泥开始.顾景舟就特别注重通过正确的姿势和用力方向炼泥,使泥层均匀有序延伸,增加泥条的韧性。 1980年,顾最舟设计制作 “顾泉壶”,弟子葛陶中帮忙做一些基础工作,在捶泥的时候,因红泥比较酥软,不易成型,顾老特地示范如何将较酥的红泥捶好。葛陶中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为此,我整整捶了三天。”对于顾老严谨的工艺要求,学生都佩服不已:“他(顾景舟)能从(锤炼的)声音上听出来(动作、力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在顾景舟看来,泥条打得好不好是做壶的关键。在操作中要充分遵循泥料的特性,在用搭只打泥条、泥片的时候,要用搭只的引力打制,保持泥条、泥片的受力均匀,避免厚度不均匀。另外,由于紫砂泥多打,“泥门”容易被打松;少打,泥料的可塑性差,顾景舟总结经验认为打十三下左右比较科学。这些都来自他对紫砂泥的敏锐感觉、长期积累的经验及严谨的紫砂创作态度。
葛陶中回忆道:“顾老对泥片的大小有精准的规定,若需要划10厘米的泥片,那么打泥片的时候只能打 11 厘米多一点点,一块泥料能打多大、多厚都有精淮的规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计算得很精准。”
顾景舟对身筒的拍打方式有严格的规定,拍打底部时要求打四圈,且每一圈拍打的方法都不同;如果上部的口略大则只需打三圈,而顾景舟设计的尺寸让其他人做,成品的味道就不一样,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身筒的拍打方式和力度有着与众不同的独门技法。

对于紫砂壶的坯体壁厚,也就是泥片拍打的厚度,顾景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盲目追求成器的过轻过薄:“紫砂器(壁)不能做得太薄,因为紫砂器与金属器不同,要有陶器的质感,从而要保证有一定的厚度。”
他也不赞成泥片过厚,那将导致成器过重而显得僵硬呆板。对不同容量的壶的胎壁他有不同的要求。就顾景舟紫砂壶的相对重量而言,既不轻也不重,那种感觉恰如其分,中庸而不突兀。娴熟的技艺使得顾景舟将泥条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出厚薄是否均匀,究其原因,“吾亦无他,唯手热尔。”他曾说,“20 岁以前,由于生活所迫,本人打泥条、打片子都比较顶真,有质量、有速度,所以基础比较扎实,一个上午打三十个茶壶的身简不费力。”
紫砂泥的特点是“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顾景舟特别推崇紫砂茶具的实用性,在壶体表面砑光后,仅用竹工具“推墙刮底”,拍子刮过的痕迹呈放射形,底与满的交接部位要推和润,既使器內规整美观,也保持壶壁内松外紧,发挥紫砂器作为实用器皿的宜茶性,这些都建立在对原料的充分认知和把握上。
对泥料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工艺制作中得心应手,而对泥料的理解与思考则会使人痴迷其中。像辛劳的农民爱惜每一粒粮食一样,顾景舟在砂壶的制作过程中也达到了 “惜泥如金”的程度。有一次,紫砂工艺厂的工作室大扫除,不慎将一罐干涸的朱泥浆扔掉了,顾景舟知悉后连连叹息道:“那种朱泥是真正的紫砂朱泥,颜色朱红,艳而不俗,可以做‘粉’红泥的作品。”
泥料也是顾環舟品鉴紫砂器的一个重要依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顾景舟曾为全国各大博物馆鉴定历史名作,在分析明代时大彬作品时,他在相关文章中写道:
时壶所采用紫砂料,精选纯净,加工细致,一改早期砂器类似缸坛原料的粗气。重视砂泥原料色泽的调配,讲究器物烧成后的表面润泽效果。因之,在幼細的粉料中摻进较粗大均匀的颗粒,即所谓的“或杂以砂钢土”,这就显得朴雅、坚栗、妙不可思。
可以说,顾景舟对泥料的认知与运用超过了一般紫砂艺人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他为泥料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从选料、捶泥、打泥条泥片到打身筒,在尺寸规格和处理的力度都本着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不仅使制作过程一气呵成、气韵连贯,也使得他的作品色调和谐雅致,表现出了东方美学的含蓄及隽永的文人气息,与简洁的造型相互映讨,最终形成了古拙质朴、端庄大方的艺术风格。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