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江城子》中就曾出现过轩窗,“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轩窗,漏窗,正是古建筑中常见的元素。
王石耕【满园春色】,以诗入壶,以五色土作画,以古建筑漏窗为壶身,艺术的美,怎么都“关不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送别,唱出了多少人的离别泪。亭台,也经常被紫砂壶造型引用。
鲍燕萍【高梨式】,壶盖如亭台,盖沿缀一圈圆线,穹起的弧度如斗笠一般,帮送别的人遮风挡雨。
吴东元【华亭】则更有《阿房宫赋》中“檐牙高啄”之势。
“汲井匪深,挚瓶匪小,或饮庶几,永以为好。 ”一个普普通通的井栏,激发了陈曼生的创作欲,于是有了曼生十八式,于是有了文人壶,于是有了“字随壶传,壶依字贵”。
李碧芳【井栏壶】有很深的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陈岩刻“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
李涵鸣的【天外天】则借用了“井中之蛙”的典故,告诫人们,不可坐井观天,局限自己的眼界。
你手中的壶有古建筑的影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