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收藏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深受港台藏家喜爱,并被大量收购,也因此带动了紫砂行情的直线上升。但是,当时港台地区的紫砂收藏,炒作成分较大,过高地抬高了茶壶的价格,再加上市场上名家赝品横行,以至于到了80年代末期,紫砂壶的收藏市场在港台地区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走向低迷。
港台的紫砂热消退后,又过了十年,也就是新世纪伊始,内地经济蓬勃发展,紫砂行情也随之火热起来。内地紫砂壶收藏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到了近几年,紫砂的市场投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与十多年前的港台收藏相比,内地的收藏投资者的信息渠道更多边,也更多了几分理性。
2004年以来,江苏省“手工紫砂陶艺”被列为江苏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经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实施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专门为保护区域性传统艺术品立法的条例,紫砂的保护和开发从此有了坚强的法律支持。而后,“宜兴紫砂陶工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紫砂陶工艺”已成功入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榜。如此看来,紫砂艺术受到的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保护,更为紫砂行情的稳固发展以及投资者的收藏撑起了保护伞。
当然,虽然现在的各种环境都给紫砂的收藏提供了有力条件,但是,紫砂的投资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仍需小心谨慎。贪便宜、图名气、穷跟风,或是买壶只是为了从中赚钱,这些,都是紫砂壶收藏的最大忌讳。
目前,市场上价位最高的当属那些年代久远的名家名壶。例如,2002年4月,一件清初陈亮彩制的紫砂六棱文人壶拍出了22万元的价格;2005年7月,一件清乾隆年间制的紫砂花卉文字壶以17.05万元价格成交;“紫砂泰斗”淘壶人顾景舟于1988年与韩美林合作完成的“雨露天星壶”在2008年以157万元的价格拍卖而备受瞩目;日前,当代紫砂大师淘壶人吕尧臣的“阴阳太极壶”被上海一藏家以150万元天价收藏。
紫砂壶的价格,尤其是现当代紫砂壶的价格,能够攀升到百万以上,实属不多。但是,对于藏家来说,收藏名家名壶,时代越久远,风险也就越大,因为紫砂壶的年代断定以及真假鉴别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即使是健在的吕尧臣大师的壶,市面上仿制的也已经不计其数,难辨真假。因此,收藏老壶、名家名壶,专业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任何的盲目与跟风,只会让投资失去价值与意义。
此外,对于紫砂壶的收藏投资来说,风险系数最小的应当是收藏当下已经具有一定名气,而且尚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陶艺家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其一,他们中不管将来是否都能够成为名家大师,仅仅就目前而言,他们的作品已经是物有所值了;其二,就价格而言,他们的作品价格相对较低,不会动辄数万、数十万;其三,从紫砂壶的发展前景来看,虽然中间也会有起落,但是,总体的发展还是良好的,中青年陶艺家的作品升值空间非常大。
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但是,此次危机却未能对紫砂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紫砂壶的收藏行情逆势而上,稳步上涨,表现不俗。不管是已故大师顾景舟的名壶,还是一些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每年的价格上涨率均可达到20%,有些壶甚至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价格由几千元翻升至数万元。但是,逆境中紫砂茶壶取得的如此骄人成绩,并非在重蹈港台收藏的覆辙,而是因为紫砂工艺的精湛、文化的深厚、技艺的独特、资源的稀缺以及较强的使用功能使之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绝无仅有的艺术门类,这才是吸引藏家的理由。
成熟的市场、良好的政策、独特的艺术、理性的投资,这些诸多的有力因素,是推动紫砂行情在逆境中茁壮成长的巨大源动力。
艺术品投资正在由一种现象转化为一种潮流。
淘壶人指出,艺术品投资正在由一种现象转化为一种潮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在扩大。据相关的数据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从2009年拍卖成交额220多亿,市场总交易额近千亿,2010年拍卖成交额580多亿,市场总交易额近1800多亿,再到2011年拍卖成交额1000多亿,市场总交易额3600多亿,充分反映了市场迅速发展的势头;二是参与者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及其爱好人群已达到一亿人之多;三是关注度提升较快。除了投资及收藏人群及社会关注以外,媒体的关注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现象之下,在财富效应驱动、国家战略拉动、消费需求推动的作用下,中国艺术品投资也正在不断转化为一种潮流。
淘壶人认为,我国正要面临一股艺术品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潮流,这股潮流一定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带来一股财富旋风与效应。
艺术金融市场不缺资金缺空间。
很多人讲,中国艺术品投资会面临资金问题。在西沐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西沐引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来分析,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万亿元,最终消费额为22.5万亿元,资本额形成为22.9万亿元,进出口额为2.2万亿元,照此计算,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也不曾有过先例。即使按照45%的储蓄率来核算,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储蓄也能提供21.5万亿元,折合为3.4万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艺术品市场不是缺少资金。
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到现在,我国的GDP已近47多万亿元。按照常规计算推定,与其相配比的社会总资产大约为140多万亿元。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我们用非常保守的5%来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需求进行估计的话,按中国有140万亿元的财富这样一个估计的数字,那么,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7万亿元。如果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这个假定来计算,那也有2万多亿元的规模,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定,但说明了一个趋势。而去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为3600亿。
淘壶人指出这2万多亿元与不足4000亿元的距离,便是我国艺术金融产业可发挥的市场空间。
淘壶人认为,从国内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当下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成长迅速,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迅猛,发展潜力巨大。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形态刚刚发育,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