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如何鉴别紫砂泥料的真假优劣?

  • 日期:2024-09-2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由于各种紫砂泥之间都可以随意混合而变换出丰富的色彩品种,因此,紫砂泥的颜色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泥料的加工、炼制也会对紫砂器成品的外观产生重要影响。出发点、角度的不同对泥料的评判标准也不同。

原矿紫砂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泥质好坏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由于各种紫砂泥之间都可以随意混合而变换出丰富的色彩品种,因此,紫砂泥的颜色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泥料的加工、炼制也会对紫砂器成品的外观产生重要影响。

出发点、角度的不同对泥料的评判标准也不同(例如从制作的角度出发,泥性稳定、可塑性强、易于成型、烧制废品率低的紫砂泥料是深受制壶工艺师喜欢的好料,这种泥料可以为制壶工艺师提供很大的创作空间)。

底槽清紫砂壶

底槽清紫砂壶:佘海平制 线圆壶

那么,面对如此繁多的评判标准,我们怎么来识别出优质的紫砂泥呢?

现在我们就化繁为简,从以下的几点来帮助紫砂爱好者来进行辨别:

第一,紫砂器是用来泡茶的,所以它烧造后的适茶性要好,也就是说它的透气性要好,砂质感要强,结晶度、密度不可太高(朱泥除外)。

市场上除了劣质紫砂外,还有一种假的紫砂,烧造结晶度很高,表面呈玻璃相,敲之声音清脆,如同瓷胎。大家要特别注意分辨,这已不属于紫砂的范畴了。

降坡泥紫砂壶

降坡泥紫砂壶:林成制 玉岚壶

第二,除了适茶性外,紫砂独特的视觉感受是世人为之倾心的另一重要因素。

历代紫砂艺人及藏家钟情于黄龙山原矿紫砂,是因为产自黄龙山的紫砂有一种其他陶土不具备的油性和较深的色泽(朱泥、本山绿泥除外),烧成后稍加泡养便会温润如紫玉,油润可人。如果长时间使用便会产生包浆,观之有一种铜器的质感,古朴而且泛出瑰丽的幽光,堪比三代铜器。

但现在市场上有一些表面经过人为处理过的“紫砂器”,这些“紫砂器”为了仿效这种温润感或者包浆,往往会在其表面上蜡或者擦透明鞋油,但其光泽呆板,发贼光,俗称“和尚光”,大家一定要警惕。

青灰段泥紫砂壶

青灰段泥紫砂壶:王晓宇制 古松壶

真的紫砂泥烧造后表面会有银砂闪点(为残存的云母片颗粒),细看砂颗粒之间颜色不均匀,有明显的黑色或黄褐色的颗粒。

但现在市场上有些无良商人把“外山”夹泥或更假的一些杂泥调入化工成色剂,烧成后色泽非常接近紫砂泥,但其属性与紫砂已相去甚远。这种泥做成的壶,一般的消费者很难辨别,尤其是用产自宜兴周边的甲泥来调制的泥料,其表面也会有银砂闪点,尤难辨识。

这就要靠大家多观察、多比较,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破绽,假的终归真不了,它给人的感官上总有种不自然的感觉,色泽、颗粒或过于均匀,缺乏层次,没有内涵,或颜色过于艳丽(原矿朱泥也是呈现一种温润柔和甚至有点黯淡的颜色,都不会有过于艳丽的感觉),过于奇特,这些泥料烧成后的呈色总脱不了一种化工气,无水色可言。

本山绿泥紫砂壶

本山绿泥紫砂壶:徐聪制 上新桥壶

第三,触感也是鉴别紫砂的一个手段。

有人说烧成后的紫砂器表面抚之如裹着硬物的丝绸,也有人说这种感觉像是在抚摸豆沙,无论哪种说法,所表达的都是一种滑而不腻的感觉。这种手感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润滑的砂质感。

若只有润滑感,而没有砂质感(朱泥除外),便像摸玻璃器或器表面一样,会有黏手感,那此紫砂器泥料真假就值得商榷;若只有砂质感,而没有润滑感,那么此紫砂器的泥料可能会是制作粗陶的外山夹泥,或是比较劣质粗糙的紫砂泥。

朱泥紫砂壶

朱泥紫砂壶:吴利成制 桑扁壶

最后,谈一些鉴别紫砂的误区。

有些人喜欢用紫砂壶盖来敲击壶身,以听声音来辨别。首先,声音的清脆程度并不足以证明紫砂器的真假优劣,就是相同的泥料,在练泥、制作工艺、烧造火候等各环节有所不同,也会对成品的泥胎密度造成差异,从而影响到敲击声音频的高低,所以此法不可取。其次,这样反而容易对紫砂器本身造成损伤。

还有人喜欢通过摩擦壶身看能不能擦燃火柴来测试紫砂的真假,这也是滑稽之举。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