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强 玉韵壶 小煤窑朱泥调砂
紫砂壶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陶艺,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于世。不久前在北京开槌的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由壶艺大师顾景舟于1948年制作,书画大师吴湖帆题书作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创造了紫砂壶拍价的世界纪录。紫砂壶作为品茗饮茶的器具,毫无疑问地具有实用的价值。但名师制作,并附丽了名家书画的紫砂壶,其深蕴的文化内涵所表现出来的“书卷气” ,使其毫无疑义地拥有了审美价值。本文试图站在美学的高度,从紫砂壶艺历史发展的纵向和不同艺术流派风格特点的横向,全方位地审视紫砂壶从材质、工艺、构思到文化附丽的魅力,探究并总结紫砂壶在审美观照下的美学价值。
紫砂壶与其它质地的茶具相比,其独特之处,端在于其制作原材料——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的优越性;因此,紫砂壶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其原料:紫砂泥的品质、胎土的色相、颗粒及肌理光泽度等。紫砂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丰富而悦目的质地和深沉而含蓄的色泽,这一切,均离不开其原材料一宜兴特有的紫砂泥。
紫砂泥是紫泥、红泥(朱砂泥)、绿泥三种泥料的统称。宜兴日用陶大量使用的原料是甲泥和嫩泥,而紫砂泥就存在于甲泥和嫩泥之中。在宜兴陶原料的开采中,每采1000吨泥料,才能从中提炼到1吨的紫砂泥 宜兴开采的泥沙中,大量的甲泥和嫩泥被用来制作日用陶,而将从甲泥和嫩泥中提取出的千分之一的紫砂泥用来制作紫砂壶,可见其材质的珍贵。
徐伟强 铺砂石瓢 黑泥
从物理性能看,紫砂壶体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收茶汁,保持茶之香味。古人已认识到紫砂壶的物理性能,认为: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并进一步提出: “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其无土气耳。”事实上,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内壁不刷洗并绝无异味,使用久长能增积“茶锈” ,故即使在空壶内注入沸水,倒出后也有茶的香味。
紫砂材质之美往往是通过加工成器而表现出来的,呈现出一种非常丰富的表层肌理,平整光洁的表面上,显现出一种隆起的小颗粒,均匀而又自然,遍及陶器表面的每个部分。正因为如此,如砂般的颗粒特征,才得来紫砂的名称。紫砂材质经巧妙细致加工后,使器物表面呈现出一种特殊而又丰富的视觉效果: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细而不腻,矛盾着的方面相互统一,达到整体效果的和谐。
紫砂壶大都无釉无彩,并以此为主,长期延续,单一材质的质地和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挺括而丰富的表面,沉稳而含蓄的色彩,构成了紫砂壶外部表层效果,并且和自身形体变化联系着,加强了造型的表现力,也形成了一定的装饰性。紫砂壶使用越久,壶身越显色泽光润,气韵温雅。《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说: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 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又说:紫砂壶“久且色泽生光明”。
综上,紫砂壶选料之“精”,体现出其材质之魅。
徐伟强 传炉 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