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朱泥篇

  • 日期:2011-11-2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现今所出的一些所谓的朱泥大多是添加了铁红粉和玻璃水的,铁红粉是増加红色,而玻璃水则是增加亮度的,所以但凡见到那些又亮又红的朱泥壶,最好不要买的为好。差的朱泥可能根本就不含紫砂泥,纯粹是以长石粉添加铁红粉和玻璃水吊出来的,好一些所谓什么什么朱泥则是添加进口铁红粉炼制而成,红的虽不耀眼,壶也看起来漂亮,但已不是朱泥本色!

朱泥成品

朱泥原矿

朱泥特性:

    1收缩率高,成品率低,这也是朱泥从古至今都是以小品居多的原因。

    2磁性重,结晶度高,敲之有铿镪之金属声,打碎后看泥的断面接近瓷器,这也是某位大师不承认朱泥是紫砂泥一说的原因。因为紫砂属陶,而朱泥接近于瓷的概念!

    3朱泥的烧成品都是呈现桔黄色中略微带红为主,经泡养后逐渐变红。

    现今所出的一些所谓的朱泥大多是添加了铁红粉和玻璃水的,铁红粉是増加红色,而玻璃水则是增加亮度的,所以但凡见到那些又亮又红的朱泥壶,最好不要买的为好。差的朱泥可能根本就不含紫砂泥,纯粹是以长石粉添加铁红粉和玻璃水吊出来的,好一些所谓什么什么朱泥则是添加进口铁红粉炼制而成,红的虽不耀眼,壶也看起来漂亮,但已不是朱泥本色! 

原矿朱泥壶烧清后打碎的断截面颜色为黑色,而加铁红粉的断截面则是红色。

    一、 朱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称「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矿层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含氧化铁极高,质坚如石。但其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但因不利独自成陶,成型工艺难度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妆土。若要制成历史上的「朱泥壶」需以80%的西山嫩泥(赵庄一带)和20%的东山甲泥,用水簸法淘洗而成。这是因为朱泥陶不耐火,烧成温度低,添加东山甲泥,可不改变红色,但提高了耐火温度。而在西山嫩泥中拣出原料,敲击碎后找到石黄泥,「陶之乃变朱砂色」。

    二、 朱泥十分名贵,在昔时价值为紫砂泥之50倍以上,开矿采集以斤两计价出售。但朱泥因矿源有限,且采掘困难。1973年原矿将近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乃以新材质,川埠红泥、涤东山红泥取代,色泽呈色,可塑性不可拟比。1980年间,终于试制成功沾浆红泥。一度曾用沾浆红泥,替代生产的红泥水平壶,以供出口,但工序复杂,成品率低,不久停产。到1982年运用科技配方,采用川埠土黄色的岩泥〈俗称川埠红泥〉嫩泥,加入适量铁红粉作为红泥原料,从此大批量的应用,沿至今日。

    三、 所以,朱泥、红泥只存在历史矿源的差异。今日朱泥已非明清朱泥,两者不宜混为一谈。

    四、 今日朱泥因不比昔日「石黄」,所以一定要加铁红粉,方能泛红,否则只是黄橙色系,不受市场欢迎。此外,因为台湾人追求「铿锵」之声,所以陶土多会在泥土添加玻璃水,藉此提高其结晶程度,产生较高的音频。但添加玻璃水过多,虽则色泽水亮,但其气孔几乎已闭,不利养壶变化。(灌他个六斤茶,也永远就这么亮!)

    五、 地摊廉价朱泥壶甚至采宜兴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的铁红粉、玻璃水,基本上是合成泥,泥性已失,只能骗骗外行人。(拜托,一把壶连工带料,做好还运到台湾,大盘再批下来,一把壶要养活几家人啊!三把500元,还挂保证书……想来真是…)

    六、 今日朱泥、红土真要分,就是看其1含泥量2音频3色泽表现。不过因1有掺砂干扰2有玻璃水帮忙3有氧化物调色,所以才会造成现在的乱象。所以真正要分别,只能看其过筛的网目大小,传统澄泥是采水簸法,藉水力将泥冲分为由粗到细的等级,取其细者为壶即是所谓的朱泥壶。(请注意,一壶中有泥亦有掺砂同存,如同水泥亦有掺细砂、细石)

    七、 某些业者宣称其为清代泥,基本上并没有大语病,但我期望您是因为此壶的泥料表现、做工水准而买它,而不是因为它有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名称。因为「宜兴地区陶土矿床是海退序列的成物。自下古生代志留纪末至今,经历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它们大约在2–4亿年前,宜兴陶土在泥盆纪和早石炭纪中期形成的。其中甲泥、紫砂泥属况积矿床,嫩泥、红泥〈朱砂泥〉属沉积风化形矿

朱泥壶是别具一格的宜兴壶,她与宜兴紫砂壶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朱泥壶的土质与建筑工程所称的红砖的土质可以说是完全一样,除了铅、硅、钙、石英为基本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铁量极高,(这一点与紫砂相类似,参看拙贴《闲话紫砂》)大约可达14%-18%,这也是朱泥壶会成为红色的主要成因。一般陶土如果含铁量4%左右,呈青灰色;7%左右,呈淡灰色;10%左右,呈土黄色;13%左右则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蕴藏几乎遍布各地,这也是红砖成为最普遍的建材的原因。所以把红砖土淘洗筛选至100--160目便可得到最基本的朱泥了。

    宜兴制壶艺人在得到最基本的朱泥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黄,调配炼制成做壶原料。石黄,在宜兴当地称小红泥,是从嫩泥中选出的。宜兴嫩泥矿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伏牛山、香山等地,矿床接近地表,非常适宜开采。石黄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时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所以很多朱泥老壶十分精巧细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间,而未见紫砂有此表现。

    所以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朱泥与紫砂中的红泥有着严格的区别。

    从成品分析,朱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高出许多,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由于收缩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产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使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这一点在各个博物馆及壶友手中的朱泥老壶上均可印证

    由于泥性的不同,在预热烘干、高温、冷却这一烧制过程中,朱泥和紫砂红泥在任何一阶段中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首先,烧制温度不同,朱泥1000--1040度,紫砂红泥1100--1200度;其次,预热烘干时间必须比紫砂红泥长,因为朱泥的密度高、气孔小水分不易散发,只能用时间克服这个问题;甚至在高温带,时间也要拉长并缓慢升温,因为朱泥在烧成结晶过程中比较活跃,特别在最高温时特别剧烈,这是高结晶度泥质的特性;第三,朱泥的冷却过程也必须十分缓慢,否则极易炸裂。朱泥壶从泥料制作到烧制成型,成品率大约只有60%左右,这就是连许多制壶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愿多做朱泥壶的原因。这样的情形就为许多造假者提供了空间,估计是面上95%的朱泥壶都是以紫砂红泥冒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样多的商家众口一词的讲:“朱泥就是紫砂红泥”的原因!!!

实际上朱泥壶比紫砂红泥壶就泡茶本身来讲,并没有多少优点,如果说有哪应该不外乎这几点:

   1、朱泥壶的红润娟秀、精致细腻比紫砂红泥壶更贴近茶人对精致 生活的审美情趣。

   2、纯正朱泥壶在表面都有一层泥浆釉,泥浆釉可视做陶瓷涂料,既不是釉也不是泥,却有绸缎般的光泽,与壶身的胚层相互紧密的融合,使茶壶在抚玩后半透明的呈现出朱泥壶润泽的质感,又没有彩釉那种轻浮夸张的光泽,给玩赏者以成就感。

   3、朱泥壶在泡轻发酵乌龙茶时比紫砂红泥壶更容易表现茶叶清新圆润的香韵

   4、制作难度大。一把朱泥壶胚做好后经烧成在看,你会惊讶的发现怎么会变得这样小!而收缩率大就容易产生许多意外,如皱折、开裂、变形等等。制作朱泥壶,首先从打身筒时就要注意泥料的干湿度,其次打身筒的方向顺序、收口的幅度与泥片厚薄的均匀度都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在壶胚时就会出现开裂和脱嘴把的现象。这些毛病即使在壶胚时没有表现出来,也过不了烧制关,因为朱泥壶收缩率大,整体拉力也随之增大。成型时的不慎,都会在烧成后表现出来。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