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

  • 日期:2013-08-2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社会在进步,陶艺在发展,宜兴的紫砂艺术早已向世界展示了新一轮的形势,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是历史赋予每一位紫砂从业者的责任,只有不断地阅读生活,认识与感情生活,正确把握生活的色彩,再通过艺术的加工与处理,割舍与重组,才能使宜兴的紫砂事业呈现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范建中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精美、丰富,在世界上称得上造型最丰富的工艺品种,被冠以"东方明珠、华夏瑰宝"的美誉。从明清两代至今,先后涌现出数百位德高望重的著名陶艺名家,创制出了人类艺术瑰宝,他们为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明代晚期的紫砂大家蒋时英制作的"海棠梅干壶",匠心独具、喻意深刻,堪称一绝。这件海棠梅干壶壶身正好为一段海棠树干;壶的嘴和把、柄也作为树枝形状,好似从海棠树干上伸向两侧的几根分枝;壶盖隐隐凸现在由树干形成的壶身之上;盖子上的钮,又如一根弯曲延伸的短枝条。在壶身上,还粘贴着从分枝上长出的若干海棠茎、叶,点缀其间,越发显得生机盎然。更为奇特的是,在作为壶嘴的树枝上栖息着一只雄鹰,而树下还有一头熊,鹰和熊遥遥相望,刻画细腻,栩栩如生。因鹰和"英"谐音,熊和"雄"谐音,作者是以此隐喻英雄,古时海棠有"美人"之称,这件作品又名"英雄美人壶"。这把壶整体造型古朴雅致,又不失自然本色,真是匠心独具,寓意深刻,堪称一绝。

蒋蓉大师的"荷花壶"曾经在1956年全国陶瓷工艺会议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为了制造这把荷花茶具,她亲自去藕池边摘来荷花、莲蓬、荷梗与荷叶,先凝视观察它们的形状、筋络、色泽,然后运用配色拼泥,最后才定型。大师以盛开的荷花作壶身,圆鼓鼓的莲蓬作盖,匍匐的青蛙作钮,弯曲的花梗作壶把,花大力气精细地把壶身的一筋一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只见团团花瓣簇拥着莲蓬,米黄的底色衬托着朱红的花,青青的荷叶、荷梗和碧绿的青蛙,墨绿的莲房内镶嵌着粒粒活动的莲子,还有下面充作平衡壶底的红菱、白藕,色彩清新明丽,造型自然天成,无一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在历来的工艺家们手中,最重视的是材质的充分利用和工艺的精湛,临摹或仿制传统器型,也多在手工艺含量的多少,点、线、面工艺水准的高低方面做文章,而往往忽视创新的美学力度,其实对于工艺品来说,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在工艺的手段上,更在于立意的高度、构思的巧妙以及充分表现出材质特点的高明工艺手段的有机结合上。吕尧臣的绞泥茶壶"渔舟唱晚"就做到了这一点,它生动地再现了劳动生活的无穷情趣。面对它,我们仿佛听到了活泼欢快的云锣、排鼓、十锣交奏而出的唱晚之声,看到了无限生动的夕阳映照、撒网捕鱼的场景。

吕尧臣紫砂壶作品渔舟唱晚
吕尧臣紫砂壶作品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首古曲,二胡、古筝二重奏或小提琴独奏,都足以撩起人们对在傍晚时分撒网捕鱼的一份诗情画意的想象。逆光下撒网的背影,拖网中欢跳的锦鳞,还有高亢的渔歌,营造出无限欢乐的劳动场面。 而这些都通通浓缩定格在吕尧臣的这件紫砂壶上。壶体的米黄用泥,宛如一派湖水汪洋,暗红泥绘的渔网兜底而起,网中一条绞泥大鱼在跳跃翻腾,茶壶摘手是一叶出没风波的小舟,晚霞映照下一片红红的暖意,迎面壶身也同样跳跃着一条五色大鱼,跳动的鱼和静态的小船统一在茶壶的整 体造型当中,和谐而又饱满。

想象的意趣之美,视觉形象的情境之美,诗情画意的艺术之美,都统一在这件作品上。这是作者在宜兴市洑东镇临湖的小山上,朝夕面对太湖浩瀚碧波的神思畅想的佳构,长天一色、空阔无边的壮美,浊浪排空、山岳潜形、樯倾楫摧的险峻,更有朝晖夕映时分劳作的辛勤和美好,都点点滴滴地渗透积淀在作者的脑海之中。充分的想象和美好的意念所引发的艺术联想,手上过硬的造型功夫就变成一种语言,把它们从从容容地细细道来,既用传统的手法造型,也辅以绞泥的手法装饰,更用泥绘的方法去表现细节,丰富而又多样的手法把迁想妙得于生活的种种新鲜感受和美好的情愫,淋漓尽致地而又准确地倾吐出来,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这种感觉、这份追求、这般表现、这副功力,合力成就了这份欢乐。这件作品给人的艺术享受既是工艺之美、意境之美,更是两者合而为一的艺术形式和情调主旨之美,对于一件工艺品来说,这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美学层面。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精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精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甪,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现代在紫砂壶工艺大师们也都是汲取前人之精华后创新,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吸取前人经验,再加上个人的经验和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社会在进步,陶艺在发展,宜兴的紫砂艺术早已向世界展示了新一轮的形势,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是历史赋予每一位紫砂从业者的责任,只有不断地阅读生活,认识与感情生活,正确把握生活的色彩,再通过艺术的加工与处理,割舍与重组,才能使宜兴的紫砂事业呈现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