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留下的光货造型,经过多少代人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有的甚至哪怕改动一星点都会觉得不舒服,而同时代的不少造型在传统基础上左冲右突,竭力发挥着无限的想象力,力求有所改进和突破。
张红华
光货是用抽象的线和面来构成形体,形成空间的。线的走向,面的移动、旋转,整体和局部的构建和过渡,需要经过长期酝酿的反复推敲。特别是想用这些抽象的点、线、面、体空间表达一种意象,一种在脑海里想要表达的,有一定导向、目标或者说能体现某种意思的意象,而又要让别人在视觉感官的冲击以后对自己想表达的意象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更是设计者苦思冥想的企求和梦寐以求的目的。
张红华制 太极提梁壶
太极提梁壶的创作是张红华在光货造型方面迈出的比较满意的一步。中国人一直是以天圆地方的观念来描绘宇宙,描绘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能否在一个小小的壶的造型中表现天地的恢宏、博大、和谐,是壶的造型成败的关键。
首先,张红华考虑用提梁的形成来构架空间,在提梁的弧线,使其呈现成一个被上力挤压而稍稍变形的大半个圆,以增加提梁的空间感和支撑力度,让其产生一种顶天立地的壮美感染力,寓意天穹的空灵、苍茫、宏大和包容。
张红华制 太极提梁壶
其次,如按地方的理念来设计壶身,要想和提梁的配合能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有一定难度。张红华就从混沌、广博、无边无际、无拘无束的思路出发,改方为圆,设计成被挤压的矮半球和提梁互相支撑,融合成一个被挤压的球的外廊形象,饱满、大气而富有张劲的生命力。
壶嘴大胆尝试做成三弯嘴,弧度的处理柔中带挺,出水处微微向前,给人以伸展的感觉,抽象表现地外有地、天外有天,嘴和身的连接和谐顺畅,强调大度和力感。而壶盖制成“鱼眼”一凹一凸的太极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盖钮则处理成被芽状物顶破的扁球,寓示着茫茫宇宙间的生机勃勃。整体的制作,反复压整了光,达到了气韵通畅,光滑圆润,典雅而大气。
张红华制 六华春壶
六华春壶是一把以方为主的方圆结合的光货,由六个花瓣合成了一个花苞。这种造型按传统做法,一般会处理成带筋囊的圆造型。按常规走就不会有突破,没有突破谈何创新。
张红华把花瓣的圆曲面抽象成曲线的平面,六瓣整合成一个圆形方做的壶体,下面的三分之一处理成向外鼓凸的六方曲面体,寓意花蕾饱满和向外扩张的势态,展示出被包孕的充沛的生命力。上面的三分之二处理成向内微凹、向上提升的六方曲面体,寓意花苞欣欣向上的无限生机,上下两部分的联结运用线角加强造型的形式美感,并使形体转折变化自然协调,增加了装饰性。
张红华制 六华春壶
壶嘴处理成向上作曲线运动的正六面体,壶鋬处理成先是向上而又总体向下曲线运动的正六面体,鋬的曲线运动的转折处特地增设了一个六方平面和壶嘴端面的六方平面遥相呼应。一上一下在空间稳定了整体,使造型产生了端庄的美感。
而壶盖增加了复片,使装饰美味突现,壶体造型的缩小和倒置,除了使身、盖之间的体势连接变化生动,协调和谐。如单独细观此壶恰恰似一朵初绽的六瓣花,观赏之余,使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愉悦,沉浸在律动的韵致中。
淘壶人馆藏张红华紫砂壶作品
1.金铃壶(唐云书画)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金铃壶,为张红华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原矿老黑料作胎,形制取材于中国古典民间文化中象征喜庆吉祥的物件【钟铃】,整体造型似钟如铃,工艺鲜明独特,处理手法简练明快。复线、双圈的设计贯穿于壶体,在整体与附件的配合上协调一致,和谐而美观,直流长而挺拔,执把双圈相融,中置一小环自然垂落,壶底设镂空花足,平添轻盈灵动之神气。
壶身正面饰一幅水岸村树图,侧书“杭人唐云画”,反面镌刻诗圣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一诗的名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落款“唐云”,乃是由著名海派画家唐云书画后,再以笔刀精心刻就。整壶体现了自然中求变化、继承中有发展,成功地将现代意识流与传统审美观相结合,值得收藏品赏。
2.常青壶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常青壶,为张红华大师壬辰年(2012年)作品,采原矿老底槽清抟制,泥料纯正,成器精致传神。形体接近报春壶式,鸡心壶身,圆润饱满又不失雅韵,底足瘦而挺秀。
壶钮巧取松节一段,塑成桥形匍匐于盖上,盖面贴饰几簇松针,色泽青绿,纹理清晰自然,几可乱真,流把亦为松枝弯折而成,把梢延伸出一段新枝,攀至壶身,松枝遒劲,松针苍翠,好一派万古长青。整器工艺精妙,仿生自然,颇有原生态的味道,尽显紫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