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宜兴紫砂壶升价猛涨收藏市场看好

  • 日期:2012-03-2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从10年前的几十万,到5年前的近百万,而至如今数千万的成交价——一把紫砂壶牵动了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那根最敏感易热的神经。10年中,紫砂藏品在拍卖市场中上演的精美三级跳,让人不禁疑惑,是什么造就了“土与黄金争价”的时代。   毫不客气的说,紫砂壶的二级市场在过去一年中上演了“单边向上”。   2个月前,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提璧组壶在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782.5万刷新了紫砂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几乎与此同时,顾景舟、韩美林合作“提梁盘壶”在北京嘉德秋拍中以1150万元摘得桂

  从10年前的几十万,到5年前的近百万,而至如今数千万的成交价——一把紫砂壶牵动了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那根最敏感易热的神经。10年中,紫砂藏品在拍卖市场中上演的精美三级跳,让人不禁疑惑,是什么造就了“土与黄金争价”的时代。

  毫不客气的说,紫砂壶的二级市场在过去一年中上演了“单边向上”。

  2个月前,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提璧组壶在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782.5万刷新了紫砂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几乎与此同时,顾景舟、韩美林合作“提梁盘壶”在北京嘉德秋拍中以1150万元摘得桂冠,当场古代紫砂专场总成交额达2433万元。而在北京匡时的秋拍古代紫砂器专场中,一件清“乾隆描金山水诗文四方壶”最终以356.5万元成交。

  再早一点,在去年春拍中,仅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三家拍卖公司推出的紫砂专场,成交总额就超过2.2亿元。

  其实,五六年前,紫砂在国内拍卖中还属小众门类,正能隶属于“杂项”,单壶成交价最高也不过百万元。2002年4月,一件清初陈亮彩制的紫砂六棱文人壶以22万元落槌,3年后一件清乾隆年制紫砂花卉文字茶壶则以17.05万元成交。

  然后,不过几年光景,紫砂壶已经在春、秋两季大拍中以“拍卖专场”的形式占有了一席之地,其成交价更是一路看涨,曾以几十万或百万元落槌的紫砂壶如今已经身价逾千万。

  大师扛鼎、原料稀缺抬高紫砂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与奇石、兰花一起被古人并称为文人三雅,一直在收藏市场中流通,从不缺拥趸。但为何它却能在几年间实现身价飞涨,成功“上位”呢?

  “紫砂泥越来越稀缺,这从本质上决定了,从长期来看,紫砂壶价格不可能下降。这似乎与黄花梨家具面临的情况相似。”私人收藏家、台湾商人陈羽(谐音化名)说,“2010年夏天,宜兴市对外宣布,解除2005年发布的紫砂矿‘禁采令’。恢复开采紫砂矿的消息让许多人联想到紫砂矿藏未来可能日渐枯竭,而开始动手抢购精品紫砂壶,这可能也是导致2010年后紫砂壶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

  然而事实情形却非如此。

  “很多紫砂工艺师都会自行储存泥料,我自己也是。我们每年最多制作十几把壶,所用泥料数量很少。”工艺美术名家、紫砂名匠徐秀棠表示,“名家制壶的产量不多,大部分工艺师们储存的泥料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用不完。”

  “原料稀缺”可能是大众对紫砂壶的一种误读。紫砂壶原产地在宜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宜兴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制做紫砂壶,500多年间出现过不少名家大师,紫砂甚至成了宜兴的代名词。但这并不表示宜兴紫砂重新开矿就会导致紫砂泥原材料将会竭尽。紫砂泥原矿产地宜兴地处天目山余脉,与其属于同一矿脉上的浙江长兴出产的紫砂泥与宜兴紫砂几乎相同。除此之外,贵州、辽宁和海南等地都有紫砂泥矿。

  大师作品,是催生紫砂壶高价的另一个原因。已故名家——如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这“紫砂七老艺人”——的名壶一直是紫砂二级市场中的中流砥柱。

  “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具,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收藏价值,是因为它背后凝结的工艺。而这工艺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制作者的手艺和其艺术修养。好的紫砂壶,不仅制作工艺精良,它也承载了制作者在设计、诗词歌赋、绘画和书法等各方面的造诣。因而一旦大师作品出现,就会在拍卖市场中受到追捧。”

  好壶难寻,短期内价格仍见涨

  去年秋拍中,诞生于清中期的“段泥彩绘花鸟湖石图笔筒”及杨彭年、钱杜合作的“合欢壶”分别以264.5万元和212.75万元成交。相比同类紫砂壶10年前的市场表现,这些藏品的成交价已经增长了近10倍。“但短期内,这些紫砂壶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陈羽认为,“乾隆早期及以前的高古壶,现存品相好的藏品数量可能只有一百多个。在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市场,这些紫砂壶的价格下降才会让业内人士感到意外。”紫砂工艺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当时知名文人屡屡与优秀紫砂工匠跨界合作,使得紫砂壶的制造工艺中又增添了不少艺术创作和文人志趣,曾一度形成“壶以文贵,文以壶传”的局面。

  “过去一年,紫砂市场实在太火了。在这样越演越热的情况下,好的紫砂壶反而会在市场上更难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认为,“藏家在拍得精品之后往往会出现‘惜售’心态。手上持有好壶的藏家更愿意选择等待最好的时间,而不是马上出手。”

  另一个决定紫砂壶短期内价格被看好的原因更在于当下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目前,在‘不差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名师大家的紫砂壶一定会牵动收藏家和投资机构或投资者的心。对于这些投资者,尤其是某些艺术基金来说,他们碰到的问题不是钱不够,而是担心钱花不出去。找到可靠而又有上涨空间的藏品并非易事,高古或名师紫砂壶在他们看来正是个好题材。”陈羽说。

  REVIEW观点“一壶重不数两,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刘创新,马来西亚华侨,资深紫砂收藏家。

  宜兴紫砂创烧于明末,因茶文化的兴隆与文人雅士相互联系,逐步从实用茶器发展到工艺精品,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历久弥新。宜兴陶人创作出千姿万态的茗壶,造型难以数计,由于兼备“宜茶性”与“观赏性”,向来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

  紫砂陶艺是最多署有作者名款的工艺品类,自始创以来名家辈出,据传世茗壶所见,明末陶人制壶工艺已臻完备,工艺水平与民间日用茶具有天壤之别。据明代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一书记载,当时的人已经雅好收藏:“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可见紫砂茶壶在当时已受人所重,身价不菲。

  在过去简陋的制作条件下,壶工只有简单的几样工具,全凭手艺拍打出来的茶壶,生动的气韵得自神来之笔的率性;加上龙窑烧造的难度和风险,在窑内产生种种莫测的变化,高超的技术还要几分天意,这种大巧若拙的妙趣、天人合一的哲理,才是令爱壶者锲而不舍、痴迷不已的缘由。

  盛清康雍乾三代,宜兴陶器因得到帝王青睐,更有了长足的发展,紫砂胎上泥绘、粉彩、髹漆、描金等各种装饰技法得以运用,独树一帜,他窑鲜有所见。传世作品中,康熙紫砂胎珐琅彩茶具上使用“康熙御制”官窑款,雍乾两朝的《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屡次提到宜兴窑制品,甚至对景德镇官窑瓷器的造型产生了影响。

  紫砂的发展至嘉道时期,文人墨客开始参与制作,题咏诗文,使得宜兴茗壶有了更深邃的文化内涵。陈鸿寿(号曼生)及瞿应绍(号子冶)等官僚雅士在茶壶上进行书画创作,制壶名家杨彭年等人竭尽全力,共同创造出“文人壶式”,民间的日用茶器脱胎换骨,变成了经得起鉴赏把玩的艺术精品。

  古壶在器型上的浑厚沉着,被视为美学的高度境界,而经过岁月滋养风化后,所散发出来的一股静谧的气息,更是耐人玩味。过去紫砂壶工都有独门的炼泥手法,所制砂壶出品,不论是质感或色泽都温润而凝敛,堪视为色正质坚的君子品德。

  和名家字画等收藏品不同,紫砂由于其民间工艺的属性,仅有部分作品入贡宫廷,更多的则保留于民间。因此,私人收藏所拥有的紫砂古器不论数量和质量,比之公家并不逊色。晚清民国时期直至近代,涌现出吴大澂、庞元济、杜月笙、龚心钊等紫砂收藏大家。在这些收藏中,龚心钊的紫砂珍藏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中囊括了时大彬、徐友泉等众多名家重器。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