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青’不只是一种釉色,它能够让人静下心来,能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青瓷类玉,也被赋予了玉的温润、谦逊、清澈、含蓄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君子如玉精神的物化表现。青瓷是单色釉,符合当代社会所推崇的简单、纯净的审美标准。”——徐象龙
“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浙江龙泉无疑是大自然馈赠的宝地。
徐象龙老师工作照
南宋时期烧造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更是标志了龙泉青瓷的顶峰。本期便来介绍粉青釉的集大成者——徐象龙。
“山水人文入方寸,天地日月装一壶。”造型设计大胆而不冒进,形制简洁,庄重典雅,若清水出芙蓉,精致美观。其莹润的粉青釉色可比美玉,让人只一眼就深陷其静如湖水般的釉色中......
徐象龙青瓷作品《壁玉壶》,可谓是其一个代表符号。此壶釉色温润如玉,非玉胜玉,顾名碧玉壶。其造型新颖,壶身呈扁柱状,壶肩壶口呈紫口,壶钮塑以一只抽象游鸭,壶流呈喇叭状,壶肩之上塑两耳,银提梁更添清雅。《碧玉壶》是龙泉青瓷一次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更是徐象龙这一段青瓷之路的见证。
1978年9月,徐象龙出生于龙泉一个青瓷世家,其父亲徐定昌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象龙在父亲的熏陶下耳濡目染感受着青瓷。“我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陶瓷,国营瓷厂就像幼儿园一样,在那里长大。”多年来孜孜以求,在青瓷烧制工艺的拉坯造型、修坯雕刻上都有扎实基础。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徐象龙在上垟瓷厂卖冰棍,制瓷车间成为熟悉的记忆。“瓷厂逛一圈,冰棍刚好卖完。”对于手艺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自幼就在浓厚的陶瓷制作氛围下成长更具有感染力的了。就这样,在孩童时期接触陶瓷、在少年时期学习陶瓷、在青年时期感悟陶瓷,这便是徐象龙的一路成长。
《雪凝红梅》是徐象龙创作的一款器型。瓶颈与瓶身的夸张比例让人眼前一亮,多次施釉使物器色厚丰满、温润如玉;精湛的修坯工艺更使作品显得玲珑乖巧,让人百赏不厌。
徐象龙在2002年毕业于温州大学艺术学院,200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科班出身的徐象龙在毕业伊始便充满了年轻人的想法和高昂的热情,“那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创新。”徐象龙如是说道。
身为青瓷大家之后,他的努力不容易被认可,其成就在父辈的光环里难以彰显。“在这样的平台、这样的环境下,你还不成功,有人就说没什么出息。可能如果真正要成功,自己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还要多。”
《蕾·水洗》是徐象龙根据葵花洗造型创新演变而来。洗呈未绽放的花蕾式,洗腹由上之下渐收至洗底,洗心微向内凸起,加足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汁厚润,釉面温润如玉。
在传统釉色上狠下工夫的徐象龙,其成果由作品体现出来,唯有无数次的实践、不断地思考,才能呈现出美玉般的釉面,也正如徐象龙所说的那般:“做一件瓷器,更重要的是看这件瓷器背后的人品。”这大抵也是艺术家的心境所在。
《龙耳炉》是徐象龙将传统炉造型中的精华提炼融合而成的新器型。或许是因为他的名字里就有“龙”和“象”字,他特别喜欢龙的造型。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在不经意的地方出现一点龙形点缀。
世俗的忙碌,终会让一些印象在记忆里逐渐模糊,而青瓷却可以贯穿古今对话世人,这便是艺术品的独特魅力。优雅、恬静的青瓷器背后,是艺术家诸多的烦琐与耐心,还要有一番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