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很容易搞混。
什么是吸水性?
以前的标准是吸水性要低于之一点五的紫砂壶才被充许出口。
由于茶水的表面张力,茶水无法通过这些气孔透出壶的表面。但水蒸汽可以通过气孔透出来。这就是吸水性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透气不透水。
茶水的水蒸汽在气孔内部通过时,由于气孔蜿蜒崎岖,会在气孔壁残留一部分,水气蒸发后,茶物质会在气孔内部保存下来。这是紫砂壶留茶香的主要原因。欠火的的紫砂壶吸水性肯定要强一些。如果欠到了烧结要求,那属于胎质疏松,剥落和迅速风化效果都会有,紫砂的吸水性是在紫砂半闭合气孔内的沁水程度,烧制的窑温越低,泥门越松自然吸水性就强点反之亦然。
叶永君制德钟壶
什么是透气性?
紫砂泥是由石英、赤铁矿、云母、黏土等各种矿物组成的混合结构。紫砂壶的气孔是紫砂泥的各种矿物之间结合面形成的气孔,和黏土微小泥团内部的气孔组合而成。这就是所谓双气孔。双气孔的产生,即有紫砂泥自身结构的原因,也和紫砂壶烧结过程中,各种矿物收缩率不同留下的气孔有关。
紫砂壶不同于瓷器与玻璃器,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其透气性。《长物志》言:“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这个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便是因为紫砂特有的双气孔结构,因此具备了极好的透气性。
所谓透气性,红泥、朱泥、段泥、紫泥等等,气孔状态不单和泥料有关系,烧结程度也有影响,欠火的胎质疏松,泥上讲,朱泥过筛颗粒细腻,烧结以后气孔率,透气性肯定比紫泥等差一些。
刘方林制竹趣壶
很多人喜欢做这个实验:倒一壶开水,然后再淋水到壶身,看到表面的水膜逐渐消失(而不是直接滑落消失)。
于是得出结论:这把紫砂壶的泥料透气性上佳,或者挂水能力超强,证明是好料!
这个实验和结论合理吗?是否是好料真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测试吗?
1、这个现象和透气性基本无关
其实表面的水膜有99%以上是高温挥发掉了,就算吸附在表面,也不能证明泥料透气性好,比如大多数朱泥,因为结晶度高,且砂性弱,泥性强,但也能做这个实验。
2、挂水是与表面光滑程度、包浆程度有关,和泥料真伪与档次无关
实践证明,你拿外山料或者化工料,甚至是陶土,只要刚出窑,别抛光打蜡,别做表面处理,别让它“假包浆”(沾染堆积的油腻),绝大多数也都可以按上述实验实现轻松挂水。
3、某些壶内壁水倒了可以秒干,证明泥料好?
当然不能,不同泥料的茶壶干的快慢有区别,大多数原矿紫砂壶也做不到秒干。
徐曲制清风卷云提梁壶
吸水性和透气性的区别
紫砂透气性是在于其颗粒的半闭合气孔结构,烧结后就有的,除非烧坏了。透气性就烧结温度来说,只要对烧结方式要求不大,但如果欠火,区别就大了。
实际效果来看,欠火的壶胎质酥松,吸水性要大一些,但是没有利茶性,也养难以养出包浆效果,现在经常有人把欠火的壶所具有的吸水性忽悠成透气性强,这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泥料,号称冒大汗是透气性好的,其实也违背了紫砂透气不透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