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紫砂矿泥的开采加工
(一)黄龙山矿区大面积露天开采时所摄的照片。
说明:紫砂矿泥是与做缸做粗陶的夹泥等组合在一起的,以前是在洞里採,照片上的是上面的石山已搬光,架土已清除的露天场景,其分布有组合走向、有深有浅,并不存在单独的紫砂泥矿区。
图片摄于2003年
(二)介绍其中一个断面紫砂泥与其它陶土组合的分布情况
说明:一般地说,紫砂矿泥只占总矿泥量的3%-5%。
原始开採时,规模小开採品种相对单纯,但紫砂矿泥矿层较薄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人出主意保护紫砂矿源只要把紫砂矿井管起来,最好的泥给大师、高工,好的给工艺师,差的大家用,实际上这是不切实际的好心,现实中市场经济已调节得很合理了。
(三)1.多年开採变迁示意图
说明:露天开採的概念就是山下面,在大小矿井间开採。
2.记忆中的位置分布图
现在先从小宕口说起(较浅层的紫砂泥开採):
(民国时期留下的小宕口)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因为没有电能及机械动力的介入,没有应用爆破等科技,因此这时紫砂矿泥开採,应该承袭着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开掘规模与效应。为此我们向现年80岁夏龙保、65岁的曹乃峰老师傅了解了以下情况,夏师父20岁便参于黄龙山开宕。1947年寻找泥宕的方法是先在黄石山凹处的石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引进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进、见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採“眼口”就成了“宕口”。那时山上总有几十个“宕口”在採泥,“宕口”的名称一般均以开挖人名字而定。“宕”即洞,挖进三、五尺(一米多)就需用就地的黄石块搭圈,以拱圈支撑,凡挖进一、二米就需以石砌拱,以防塌方之危险,挖之洞不能太阔,约一米多,窄时要侧着进出,高度一般只一人多高要看挖掘时周边泥层情况,低时人要爬进爬出,有时会遇到“龙骨”(特别坚硬的黄石),它凿不动但可借作支撑架。当时的主要挖掘工具名称叫“大锄”。
以簸箕装泥,短扁担(不到一米)挑运,因洞内窄小,坡度又大,一般进洞后马上下坡,最斜坡度有三十多度,要爬上爬下,非常难走,宕中平道极少,因紫砂泥开掘的大多是块状,如煤块。故成块的泥可以用手搬运,深进后的照明是豆油灯,灯油少,不能用火油。
三米不到要放上一盏,采掘深度一方面看可采泥的走向,有时可分道分支挖进,如遇塌方只能停开采。开采一般不会太深,进深了劳动力大、不合算。灯光弱,空气不够,洞中进水时,排水有困难,及挖到地下水这些都是停开原因,因此小宕口开採,往往会上下几层或串插而过,小宕口开采并没有折拱圈回採的情况,回采是大矿井干的事。据他回忆,他们最进深时曾有四、五十米。大约在抗战以后,掘泥师父何二小发明用石匠凿石方法(用较长铁凿钉缝,以柄长二尺的铁鎯头敲击)采泥,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当时也算一大创举。以上开采一人一天大约可以出泥一千多至二千多斤,开泥时夹泥比紫砂泥好挖,故紫砂泥价格一直较高,本山绿泥是紫砂矿泥中的夹脂,出产极少,红泥只是更少量的,偶然出现在龙骨下面的贴层,较集中的红泥出产在赵庄的露天嫩泥矿中,据紫砂厂原料车间老主任说1963年他去矿上选泥时那里有个叫龙眼潭(水塘名),据说里面出过特别好的红泥。
总的看,当时黄龙山紫砂泥属浅层的单一小洞井开采,挑出的泥容易分类,删选出等级。据他们说黄龙山浅表层的紫砂泥以往南北两面一直有好、差之分,北面山下的泥纯良,南面山下的性格暴燥,这是做坯人的感觉,是二区结构特点有区别,若作化学分析、其成份二者可能没有什么区别。
在掘进采泥时,关键时要请有经验的师父敲打洞顶的声音,以作防范,以往出现塌方压死人是常有的事,所以说挖宕是吃“阳界饭”干的“阴界活”。当时的黄龙山矿区东段属台西,西段属赵庄,北面一块宝山,南面一块属白宕,故在历史专著上紫砂泥之出处多有涉及,曹、夏师付是在农民开的台西宕口,不属陶瓷公司的原料总厂管,这样的原始开采一直延续到1965年才开始打洞用黑火药放炮采泥。这种开采的情况完全符合《阳羡名壶系》周高启所描述的“出土诸山,其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即明代所述。
原始运输:石山无路,,开出的块状矿泥是用木制独轮车(狗头车)
载运至山下河边。
运至山下河边、后挑到船上,分头运送到各个练泥磨坊,储存备用。
运输的发展变化:
1956年开始用橡胶二轮车从山上往山下河边运泥。
1965年原料总厂开路向矿井用汽车运输,也有矿道里矿车出口即倒到汽车上的。
早先紫砂泥的加工过程
泥料磨坊主把各种不同质地的块状泥堆积、陈腐数月,后分类摊场,经风吹雨打、块状自然风化。呈豆粒大小之颗粒后,用石磨(即与磨面粉、米粉同样的石磨,其齿略有改动)磨成细粉,石磨有一人牵的小磨。
三人牵的中磨
也有量大用牛、驴拉的大磨。
牵出的灰粉按做大、中、小件产品及粗货、细货的不同要求用粗细不同网眼的筛子(与筛面粉的筛子相同,本人所见,五五年前上袁村东头董顺元其子董连大就是个较大的紫砂磨坊,是大石磨牵粉,养二、三条牛,当时还见到了用箱式封闭的、脚踏碰碰筛筛泥粉。也看到泥摊在砖头地上及用很大的(四平方米左右)竹匾分类装着。)人工筛灰(过去全凭经验,现在讲目数,一般适中为40目,粗的20目,细的60目)。过筛后的粉末放到圆底面缸里加水调和,然后掇成一尺多长的长方元宝形湿泥块(每块约三十多斤)这叫生泥。
当时的品种大略分为“底槽青泥”、“中槽紫泥”、“野山红棕泥”三个主要档次,或有特别好的小批量高档用泥。(这些好料大部分由高档壶制作者制作商号直接从矿源地购进,在自已家里单独磨练的,其颗粒粗细可按创作需要进行处理)“生泥”由做坯的买回去后放在厚泥凳上用木槌捶打。
(一)木槌
(二)捶泥
(三)捶扁
(四)刀划后累积
反复近二十次,直至看到刀划过的断面发亮,才能成为做壶用的泥,称为“熟泥”,我小学初中读书时经常干这种活,捶练时若在生泥上加些已用过的熟泥做“引子”捶练的次会大大减少。此时的“熟泥”比起今天真空抽练的“熟泥”要酥很多,打成的泥片定要用泥签子从泥凳泥片中牵开,才能拿起泥片,只有用过手工捶泥制作的人才又此体验。
手工捶泥的通常是谁做谁捶,当然条件好的有用徒弟捶、下手捶或专人捶,1957年至1959年紫砂成型工场里是每工场二、三个槌泥工供二十人左右做商品壶的工人用。
1955年成立合作社初期,紫砂工场制坯用的泥是由中袁上的磨泥坊主邱富用船运到蜀山南街工场的,当时的泥库筑在后园靠山上的小洞里的。一九五七年紫砂工场搬到现紫砂厂址时(新工场)的泥料也是由木石材的徐和尚的磨泥坊用船送到河边,运进紫砂工场备用的。应该肯定,1957年前紫砂制壶用泥的开采,加工,捶练是基本统一的。
近来紫砂泥开采的变化
黄龙山夹泥、紫砂泥开采到1955年以后分二个部分发展,一个是属工业生产,另一条线是属农民靠山吃山,(他们的小中宕口一直开到2000年)所以发展中电动、机械化的进步二者大有不同。
据宜兴县工业志记载,1955年七月成立了宜兴采矿公司,十一月接管了黄龙山矿区15个宕口,1956年四月成立黄龙山矿场专门开采夹泥、紫砂泥。1957年始用八匹马力的救火机来排除宕底积水(此时局部已有电力照明),1958年下半年陶瓷公司成立了原料总厂,改造黄龙山红旗宕,定名为1号斜井,拓宽巷道,宽1.8米,高2.2米,用黄石砌旋,每了隔0.6米再砌一黄石旋,以防坑道塌方,1965年改造2号斜井,主井标高11米,副井标高14米。1992年由国家投资2.58万元,新建黄龙山4号井(斜井),每层开采,开拓深度36米,分层为7米,1985年五月兴建二期工程,1979年八月开始建黄龙山5号井,开采夹泥和紫砂泥,矿井由铁轨矿车运泥,电钻打眼爆破。1984年10月国家投资5万元,试用湿式电煤钻打眼,“空房悬顶”有轨无底柱分段落矿,中深孔回采新工艺,人员进出有升降机,矿泥则由皮带传动运输。
先进的开采提高了效率,但紫砂泥就会混在夹泥里去做大缸、或粗陶,故紫砂厂一度提出由紫砂厂出人到矿井外来挑选出紫砂泥,并答应凡选出的泥加价购买,这样才保证了紫砂厂用泥的需要量
原料总厂到1997年因陶瓷公司原料总厂严重亏本,无力排除井下地下水、以使最后的4号井停产,这样只留下台西大队属区里的小规模露天开采,此时黄龙山的石头基本开光。2003年开始大面积开采,2004年元旦市政府全面停止黄龙山矿区的开采,过去的宕口,矿井经露天开采,现今成了一个面积约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水池。
近来紫砂泥加工的发展变化
1958年蜀山陶业合作社(包括紫砂工场)与合新厂合并后成为紫砂厂后才成立粉碎车间的,不是原料车间也是因为主要任务是粉碎紫砂泥料,开始也用石磨人工牵粉,1959年才用电动石轮碾碾泥料。
1958年大跃进曾想用注浆法成型,故加工紫砂泥浆但由于性能不适,注浆成型就停止了。
1962年装了雷蒙机当时只开了一次,每小时出粉三吨,一天要二十多吨,可供十多天用泥,此时紫砂成型工人大批下放,人数少,故中间曾停过一段时间,仍用石轮碾泥。
1963年后一直用的雷蒙机。(主要靠两百多斤重的 4个铁球滚动撞击粉碎泥料,故泥粉颗粒不单一。)
人工捶泥“由生泥至熟泥”,1966年紫砂厂由陶瓷公司拨来了真空练泥机,由于不会组装放了二年后才装机使用,期间曾把生泥送到精陶厂去抽真空后运回紫砂厂给成型工人做坯,由于韧性增加可塑性好故广受制作工人的喜爱,但高档艺人们觉得制作特性改变后,有碍创作作品效果的发挥(表面容易起小波纹感觉)。
紫砂厂由于人工筛干粉时的粉尘危害,约1970年后有关领导曾拨款改用紫砂水轮碾成泥,即瓷泥的处理方法,碾矿泥时即加水磨成泥浆,再把泥压送到湿式压滤机里去把水挤出来,就是这道工序不会过关,紫砂泥里的水份不易挤出来,压滤时成了荷色蛋,外面已很干,中间还是泥浆,多次把铝质压滤板压断,重复试念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搞了一年多结果以失败告终。(发洪水时,若是用紫砂泥堵门坝它不会被水溶化,那怕十天半月。)
干粉筛泥大约在1975年左右用雷蒙机风力吹动方法代替了筛泥,粉尘问题才略有好转。(紫砂二厂成立后粉碎用破碎机粉碎)紫砂厂粉碎车间至1998年改制2000年停产。
当今做高档壶的一般又恢复到原始方法用石磨磨粉(会有用电动力带动的)
手工加水和泥并人工捶练。
从1993年开始分散为小的练泥作坊,也有很多家庭个体搞泥料的,他们用的是石磨或破碎机饲料机粉碎,练泥用小练泥机,小真空机的,
练泥的方法到确实是多有妙法,各不传授。在这里还需谈一下紫砂泥的着色的情况:
早期紫砂器呈色的效果,主要是由原矿泥本身的各种化学成份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火候的高低不同这两大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包括烧次、即非人为窑变的各种发色,及人为的“捂灰”,掌握得当变成全黑色。当时“捂灰”只是应用于高档壶烧次变色成次品后的补救办法,方法是把需“捂灰”之壶放在掇罐里,壶的里外塞满稻壳装在龙窑最下段烧成中受强还原焰的影响,变成黑色。那时人们追求色彩的变化也只是在几种不同的基泥的混合拼成中追求色彩变化的理想效果,没有掺用化工着色剂这样的现代科技手段。清代中期由景德镇传来的炉均彩绘装饰,其色料是用在紫砂器的表面,经二次低温烧成,为大家知道的炉均釉。
紫砂化工着色剂的运用,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宜兴职业技术学校的王世杰老师的实践。是他开始在本山绿泥里适量加进氧化钴,烧成后就变成了墨绿色;紫砂泥里加入适量氧化锰后变成了黑色……这种人工的变色技艺在当时并不普及,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但由于氧化钴价格昂贵,又不易磨细,因此大多只作化妆土为紫砂器表面作装饰之用。
由此综观1957年以前出品的紫砂器,除墨绿泥、黑料作化妆土外,紫砂器的各种色彩全是原矿泥的烧成色,其变化均是二种或几种比率各异混合后的呈色。凡1957年前用茅草作燃料烧成的龙窑里出品之紫砂壶、表面不论高、中、低档的壶,多会有小小黑色的熔出点(俗称铁质,其实并非铁质),以及在阳光侧射时所反映出的小小的云母光点来,这是纯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却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掀起紫砂热时误判了,以为这是疵点,从而在购家诱导下千方百计地加以去除,故历史上的老壶多会有以上二个特点出现。
1958年开始紫砂厂原料车间开始有了拼料泥,即球磨机把氧化锰球细后加水,以黑料水来调泥,这样颜色容易调和,(拼了锰的泥紫色就加深了一些,故此法也一直延续使用。)七十年代也有高档壶里拼进了一点点氧化钴的,这样的紫色有特殊的光彩。因为氧化钴特别贵,只是少数人偶尔使用。
泥料勘探储存情况
1955年成立宜兴县采矿公司,1962—1966年江苏省地质局第六队对宜兴市丁蜀镇附近的黄龙山、南山、白泥矿区进行了较系统的矿产地质普查,并重点对黄龙山甲泥、紫砂泥进行了勘查,1966年专门成立了宜兴陶瓷公司地质队,在宜兴境内找矿勘查,1976年起宜兴陶瓷公司又专门组成了陶瓷原料科普小组,对宜兴地区55个重点陶土矿床(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其间发现了大港、省庄、铜官山等处的小红泥和紫砂泥的开采。1984年10月,勘查到青龙山下有储量500余万吨的优质青龙甲泥,其中可露天开采的40余万吨(其中亦有一定数量的优质紫砂泥)。
到1990年底止,宜兴境内勘查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其中甲泥矿28处(均有紫砂夹其中),白泥矿36处,嫩泥矿21处,紫红泥和小红泥矿12处,瓷石(土)矿5处,探明储藏量为7300余万吨),其中紫砂泥估算,探明储量和保存有量均为90余万吨。
甲泥和紫砂泥的矿床分布于青龙山和黄龙山,湖父——洪岭——巷坞——低坊一带;宜兴林场——平源——滏里一带;以及西梅园和鸡笼山——杨店——深洞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