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在选购紫砂壶时,通常只会注意辨别泥料的好坏或检查口盖严不严紧等问题,其实紫砂壶的大小选择也是一门学问,紫砂壶的容量,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除去一些较为极端、夸张的紫砂壶,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容量酌定:
130cc或130cc以下为特小壶;
130cc~200cc称为小品;
200cc~350cc称为中品;
350cc~600cc为大品;
600cc以上为超大品。
紫砂壶的各种不同容量(容量单位:CC/ML)
适合多少个人饮用,实际上是取决紫砂壶的大小以及品茶所使用杯子的容量大小来决定。
品茶用的茶杯小大概有这三种规格:
小口杯(约30CC左右)
中口杯(约50CC左右)
大口杯(约90CC左右)
有的壶友会问,160CC的紫砂壶可以适合几个人同时喝茶使用,这种情况下就选小口杯,160CC就可以提供4-5个人同时喝茶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随时变换的,可以根据实际喝茶时候的情况来随意搭配,换句话来说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喝茶心情,随意就行了。
壶友常常也会关注的一个点就是紫砂壶出水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能满足日常的使用。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紫砂壶的出水效果。
1、出水孔被堵
紫砂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网孔、球形孔,依据壶嘴位置关系、嘴型等排列设置。一般来说,独孔倒茶水时不易拦截茶叶,网孔和球孔有时会被茶叶堵住。
当前者被堵住时,只要剩余的孔的总面积大于流口的面积,出水也不会受影响,当剩余孔(未被堵死)面积少于流口面积时,出水就缓慢。而后者,由于孔眼较多,即使部分被堵,剩余孔的总面积一般都大于流口的面积,基本不会感觉出水减缓。
使用独孔或网孔紫砂壶时,尤其是冲泡细嫩的茶叶之时,先调整心态,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动作要平稳,缓缓倒出茶汤,渐渐把壶身立起,把茶汤倒干净。如果能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操作方式,那么当出完水之后,茶叶应该还是服服帖帖的在壶底,而不是堆在壶口。
当我们起手就很平稳,出汤的过程中也能保持平顺,茶叶就会很服帖的在壶底,壶口边就没什么茶叶了,那么出水也就可以比较顺了。
2、壶型的先天限制
壶流的根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壶的出水,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并且减少了倒水时壶的口盖部溢出茶水的机会;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口,水压会有所欠缺,倒水时,壶身的倾侧角度增大,口盖部溢水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但是,有些特定的壶型例如西施,流的根部位置导致了涎水现象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紫砂壶都不流涎,只要在泡茶过程中,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果断,勤擦拭,就可以减少流涎带来的影响。水流量决定于壶流最细部分的内径,水流阻力取决于壶流的弯曲度,至于水柱长短,则取决于流孔内壁的光滑度与粗细缩比。
3、壶流的曲直
壶流的曲直也是影响水流的重要因素。
喜欢紫砂的朋友可加-微-与我交流:zisha218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