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过四次央视的紫砂大作手
愿做与曼生同列壶身的杨彭年
营林法也是一位痴迷于紫砂文人壶的制壶者。他多件作品被国家政要喜欢。有政要曾在他的壶上题字“天下忧而长安”,这把壶仍藏于他家中。而这位领导人也一次性收藏了营林法的九把壶。中央电视台曾4次介绍他的作品,他还曾在两部紫砂文化电影(《壶王》《壶道》)中出演角色,在电影里制壶。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党建》杂志文化视野栏目也曾介绍了他,刊登了他所制的22种传统壶形。
为什么他这么受关注?因为他制传统壶的同时,极善制朱泥壶。朱泥大红袍是紫砂中的精品,烧成后轻叩为金属声,表层为玻璃相,手感滑,遇水则溃散,极难烧制,烧制中收缩率能达到20%以上(而其他的紫砂是10%)。朱泥量少,烧坏了损失很大。现在其他制壶人制朱泥,只敢先用700℃煅烧朱泥后,再次研磨后,二次烧制。这让成功率高了不少。但是这种烧法会让朱泥壶很细,目数多在80目甚至以上。虽然细腻,但是紫砂壶的颗粒状、水云母成分、透气好的特点也会被掩盖。
而营林法是极少数能烧制朱泥一次成壶的作手。他的朱泥多在60目左右。既细腻,透气性又好,长久使用易凝香,易发茶,久泡能出茶,而且自然古朴。他的一把朱泥龙蛋壶,在未加任何粗颗粒矿料的情况下,能做到容量约有1800cc的水(普通紫砂壶在400cc左右就已经算大容量),这也是朱泥大容量壶的一次极限挑战。他的这把壶,目前已被收藏在中国茶叶博物馆。
他喜好传统,羡慕杨彭年跟随陈曼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所以,与左家奇一拍即合,开始了新文人壶创作。每隔几个月,营林法都会亲自将最新制好的一批紫砂壶送到左教授的工作室,经过刻画加工,再运回去烧制,最终完成。两人合作超过10年,一个制壶,一个铭刻,慢工细活,都是兴致使然,自有一种默契。而后来,又有其他善制壶者比如浦兮凤、汪晖、戴金娣等加入其中。
在他们研究新文人紫砂的10年间,也有多位书画家曾陆续进入过文人壶的领域。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也让现代文人壶的价格令人咋舌。
在2011年西泠拍卖中,吴山明、王伯敏等书画家所绘的紫砂壶,成交价均在12万至14万元之间。也许是他们在书画领域中的成就太大,都未在文人紫砂中长期停留,作品不多。
左家奇因为自幼爱好文学与书画篆刻、陶刻、竹刻,10多年来,探索与继承陈曼生文人紫砂文脉,笔耕刀凿、逐步形成自我风格,他和营林法等人合作的壶出一把被人收藏一把。
我们好容易说服左教授等人,把他们制的新文人壶展示出来,以尽量低的价格,让更多人知道和收藏。我们将在“民艺大卖场”陆续上新,敬请关注。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