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素器(俗称光货)、紫砂花货塑器(俗称花货)并存于世,相互辉映。它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如瓜棱、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织等分匀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是茗壶造型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形制丰富、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
从明代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制“十八瓣瓜棱壶”、清代陈鸣远的“南瓜壶”到近代王寅春的“半菊壶”、“圆条壶”,乃至当代艺人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创造出来的一件件更丰富、更精美的筋纹器,无不体现出其艺术魅力。此外,由于紫砂筋纹器在处理线角和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这种有利于健康的生理上的舒适,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上的愉快。
紫砂筋纹器沿至清代,随着时尚习俗的改变而改变型制,包括方型、圆型、自然型、筋纹自然混合型、筋纹自然方型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历史上清代干隆年间的宫廷用壶有过精品,但大多佚名。无论是方型、圆型、混合型均用筋纹组成线条,盖与口瓣瓣相吻,筋纹表达从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至壶体,直至壶底贯通一气、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肿、转角钝而不圆,呈现出匀称丰腴的宝相。
如果说筋纹器是紫砂艺术长河中的一泓清泉,那么筋纹装饰就是这一长河中随处可现的漪涟。因为,筋纹装饰这一艺术手法作为紫砂器造型中的细部处理,它广泛地出现在壶盘、鼎等之中。就壶而言,它也出现在圆器、方器、塑器之中。若装饰圆、方器时筋纹的表现可以是变化万端的几何曲线,它的存在有利于几何形态的有机结合,即方、圆、梯形、三角形的形体变换、过渡、切割和堆砌,避免僵化、呆板;若与塑器结合,筋纹就表现为自由曲线,个性相对强烈。它伸曲起伏、抑扬婉转、松驰急缓、富有韵律,与自然界的许多生动事物结合,淋漓尽致地刻划和表现行云流水、风松雨竹、走兽飞禽,使它们物化为无声的诗、无彩的画,精彩纷呈。
综上所述,紫砂筋纹器的技艺实际上就是陶瓷形体设计中的凹凸、软硬线角在紫砂艺术中的运用,而紫砂陶的特异功能为这些线角的超常发挥提供了场所。它被整体运用而成“器”;被局部应用便成“饰”。为器者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如作壶,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所谓“通转”是指按外型的等分,任意转换方向都能合缝,且与整体协调。为“饰”者要求服从作品的主调,线角处理的明、暗、宽、窄、凹、凸、收、放、动、静无不为衬托主题、表现主题服务。通过严谨合理的装饰,使作品饱满且显得丰腴、挺拔中又露雄健,“光而不保”、“花而不俗”,使艺术的感染效果更为强烈。
紫砂筋纹器造型作为紫砂造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门类之一,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发扬,并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这样,才不致于使优良的传统技艺失传。也只有在发扬光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紫砂筋纹器新作、新品、新款才能不断涌现,紫砂艺术才能繁荣,才能使紫砂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发展。紫砂筋纹器造型势必将发扬光大,必将推陈出新,必将重塑辉煌,这是必然的,亦是可行的。优秀的传统经典融入现代创作潮流,也必将为紫砂筋纹器注入新的动力,将紫砂筋纹器推向新的发展空间,使紫砂筋纹器永载史册,万古流传。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