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朔良 古韵新风
我国是陶艺生产最早的国家,已有8000年之久。元末明初,人们开始改变饮茶习惯,从“烹茶”改用“泡茶”,紫砂壶应运而生。由于“茶、壶一体”而导致“壶因茶兴”,紫砂器具成为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陶艺文化与青铜器纹饰融合的历史由来已久,五代越窑的仿汉代青铜鸟形把杯,宋代汝窑的“三足奁”、定窑的白釉三足樽等都融合了“青铜文化”的艺术特征。我国明代陈鸣远是最早将古代青铜器纹饰移植于紫砂陶艺的紫砂宗师,他创作的《天鸡壶》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当代将陶艺文化与青铜器纹饰相融合的代表人物是制壶大师路朔良先生,他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熟练掌握了陈鸣远制壶的表现手法,临摹和原创了上百件紫砂精品。路朔良特别讲究紫砂的装饰艺术,将青铜器纹饰大量植入紫砂壶(器)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了精工至微的仿青铜紫砂壶(器)的“路氏风格”。
路朔良 朱泥蟠垆壶
路朔良的代表作“大红袍”《蟠垆壶》,创作原型是“大明宣德炉”。《蟠垆壶》器型端庄古朴,线条流畅,质地红润。它是以原矿朱泥制坯,采用失传已久的“大红袍”烧制工艺。壶身巧饰八条夔龙纹带,与壶钮的镂空云龙合数为九,象征九五至尊。路朔良把青铜器纹饰与紫砂装饰艺术相融合,既满足紫砂艺术的创新要求,又呈现出青铜器纹饰的装饰艺术特质。《蟠垆壶》无论是成型工艺、装饰工艺、材料工艺还是烧制工艺都十分精美,无愧于“文质并茂足可传世的紫砂鸿宝”。
路朔良秉承了陈鸣远的“朴雅精巧”,并发展了“塑镂兼长”的装饰技巧,将玉器、竹器、漆器、青铜器上的纹饰移植于紫砂器,使其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著名陶瓷学家宋伯胤先生在《宋伯胤说紫砂》一书中写道:“路朔良除了仿铜器物上古意盎然的纹饰外,还在不少提梁壶、带把壶的颈部、肩部、腹部和底部采用铜器上的蝉翼纹、带状纹作装饰的纹样,在紫砂陶史上是少见的美化器物的手法。路朔良将铜器和紫砂陶器结合在一起,既有铜器的内外之美,又不失紫砂陶的赏玩、实用的价值,把紫砂艺术带到了另一种境界。”
路朔良 圆琴壶
《琴壶》是路朔良以古琴为原型进行创作并烧制完成的紫砂方器,张守智、顾绍培、鲍志强三位紫砂工艺大师也参与了创作设计。《琴壶》外形高古,颇有吴越名琴的遗风。其装饰制作难度很大,古琴七条凸起弦线转折九十度穿过壶盖上的桥式壶钮,连贯壶身腹背直至底部,自上而下毫无偏差,工艺难度可见一斑,令人叹为观止。在《琴壶》中央处堆塑山水,章法严谨,层次丰富,素雅沉静。
路朔良还创作了许多仿制青铜紫砂礼器,如鼎、簋、鬲、爵、角、觚、尊、壶、盘、缶、盂等紫砂摆件,其中不乏大件作品,如紫砂三足软耳鼎器,高85厘米;紫砂大花觚器,高55厘米等等。这些作品的青铜纹饰圆浑凝重,分别饰有弦纹、云雷纹、夔纹、龙纹、凤鸟纹、蝉纹等,器型设计虚实得当,静中寓动,典雅富丽。
路朔良先生出身书香门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很好的书画功底,在紫砂陶器上铭文篆刻,章法严谨,遒劲规整,大有陈鸣远能书善刻的遗风。他的紫砂艺术作品先后被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27家博物馆收藏。他的代表作《双耳瓶》、《仿青铜器花觚》和大红袍《朱泥蟠垆壶》三件陶艺作品在2011年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路朔良 双耳瓶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 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