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是指时大彬和他的两个徒弟李仲芳、徐友泉。因为三个人都在自家排行老大,且两弟子在紫砂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师父不相上下,还因为三人性格不同,壶风各异。
时大彬制 龙凤印包方壶
时大彬制 龙带壶
明代万历年间的时大彬,是号称紫砂“明四家”之一的时朋的儿子。正是时大彬建立了紫砂壶的一整套制作技法,把“斫木为模”的制法,改为槌片、围圈,开创了把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法结合起来的工艺,粗放朴拙的制壶术,从此转变为精细活。
时大彬制 提梁壶
时大彬制 三足菱花如意壶
将大壶改为小壶,也是由时大彬肇始,小巧的紫砂壶变成了玲珑的掌上珍玩,其身价也直线飙升。当时的文人许次纡在他的《茶疏》里这样写道:“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饶州即景德镇,明代茶客,认为景德镇出品的瓷壶极不堪用,是因为宜兴紫砂壶“不夺香而无熟汤气”等特点已经显现。
时大彬制 僧帽壶
“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时大彬”,“明代良陶让一时”。当时皇宫里的王爷们,也都对大彬壶翘起了大拇指。时大彬是一代宗师,其制品在他健在时就已经“价拟璆琳”。
李仲芳制 扁圆壶
李仲芳制 德钟壶
时大彬与李仲芳父亲李茂林交好,曾见李仲芳制壶招式,遂收其为徒。
李仲芳制 觚棱壶
李仲芳制 圆钮壶
李仲芳仿时大彬壶,几可乱真,当时窑场有顺口溜:“李大瓶,时大名,造璧壶,胜佳人。”李仲芳喜好文巧艳丽,虽然师从时大彬,但却以文巧成名。明代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评论“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
徐友泉制 仿古盉形三足壶
徐友泉制 仿古虎錞壶
徐友泉不是陶家出身,但其父深爱当时制壶名家时大彬的壶艺,并与之交往,徐友泉在造型艺术方面很有天赋,自小便拜时大彬为师。
徐友泉制 葵花方壶
徐友泉敏感细腻,没有承袭师父的风格,他强调泥色,泥色应用上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各种色调,并且擅创新式,对壶式样有诸多发明和创造,光货中见塑性,个性特点明显。吴梅鼎感慨“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有泉徐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