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文人在宜兴紫砂兴起中的角色

  • 日期:2013-08-0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文人亦喜茶,品茶是一种心境,紫砂又是茶之绝配。紫砂,与茶,与文人,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涤荡着人世间无常的喜怒哀乐,滋养着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

提起紫砂,不管是达官显赫、文人墨客,还是隐士僧侣、普通百姓,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或欣赏,或把玩,或日用,不一而足。而紫砂壶更因其具有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以及不可言表的精神属性,在历史长河的飞逝中,享有“天下茶具堪为首”的美誉,如今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享誉世界。

周桂珍集玉壶

宜兴紫砂的兴起
        世人谈“紫砂”,就不得不与“宜兴”二字相联系,它是宜兴独有的艺术文化,无论是古时的阳羡、荆溪,还是今时的宜兴,都有着悠久绵长的艺术传承文化。紫砂之美,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价值,成就一种悠远的历史之美与不凡的艺术品位。
        吴越地处太湖流域,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吴文化,而地处太湖西岸的宜兴史前时代就已很发达,陶器制作和农业耕作形成了人性中最永恒的文化价值。宜兴地处天目山余脉,境内山峦起伏,河溪纵横,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源。其制陶历史迄今已有7000余年。据考古发现,地处宜兴的古文化遗址有七处,而历朝古窑址有近百处之多。在陶都宜兴,典雅端庄的紫砂、如冰似玉的青瓷、古朴凝重的均陶、坚致美观的精陶和姿色绚丽的美彩陶,被世人誉为“五朵金花”,是中国陶瓷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宜兴的甲泥陶土得天独厚,世无二家,而自北宋发现并开始使用的紫砂陶土更显珍贵。紫砂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渗透性好,品质极优,色泽红而不婿,紫而不姥,黄而不妓,墨而不黑。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直接制坯,烧制出的作品十分绚丽,赤似红枫,紫似葡萄,黄似柑桶,俏丽多彩。
        宜兴还盛产茶叶,其国山芬茶始于三国孙吴时代,到唐代已成贡茶之一;亦有煎茶的良泉,用宜兴金沙泉水煮的茶,味醇、形美、色翠,其水也成重要贡品之一。宜兴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使紫砂壶应运而生,更随着明代士人饮茶风气的兴盛,紫砂壶的制作也达于鼎盛,并成为重要的饮茶用具。

文人与紫砂相映成趣
        中国文人,最好雅致与清高。遥想东坡当年,一壶好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对墨挥毫,文人的雅致生活被挥洒得淋漓尽致。而今,生活在物质社会的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境界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或许,从一杯好茶、一把好壶就可以开始。
        宜兴紫砂作为实用性与艺术性精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古朴纯厚,不媚不俗,所蕴含的那种情趣,其灵魂可以说就是一种文人趣味。文人与紫砂的情缘,剪不断理还乱,融于百年的紫砂壶艺中。从“东坡壶”到“供春壶”,再到时大彬的精致小壶,无不受到文人习气的熏染;而清代制壶名手杨彭年更与文人陈曼生合作,由陈曼生设计式样,杨彭年捏制,再由陈曼生在壶身刻制书画,最后入窑烧制成壶,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曼生十八式”。此后,不少紫砂名器都有书画名家亲镌书画的参与,诗、书、画、印精美融合,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而中国文人喜爱紫砂壶,亲近紫砂壶,视紫砂为文人三雅之一,不仅在于文人的参与,更在于紫砂所传达的内涵与文人气质的相通性。上品紫砂壶的色彩,犹如染在毛纺织品上的颜色,沉着而没有火气,很像是文人们悠闲从容的生活态度和内敛含蓄的处世风格。而紫砂壶不上釉、不着色,却又色泽丰富,呈现朱砂紫、海棠红、豆青绿等自然原色,似又象征了文人光明正大、不伪装、不隐瞒的率真品性。
        文人亦喜茶,品茶是一种心境,紫砂又是茶之绝配。紫砂,与茶,与文人,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涤荡着人世间无常的喜怒哀乐,滋养着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
        中国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命力是专存的、延续的、发展的,显示出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艺文化,在世界艺林之中,独领风骚。随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丰富,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也将更无止境。在先辈的艺术熏陶下,以大自然形态为源泉的紫砂工艺,必将涌现更多、更好、更美的艺术佳作,紫砂文化依然展现无穷的艺术魅力。

贺洪梅暗香壶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