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如果紫砂陶作品没有人名款,怎么办?

  • 日期:2016-07-0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在我国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器,从明代中期名闻遐迩以来,已近五百年经久不衰的历史。但是,什么是“宜兴紫砂器”?它包括什么样的材质,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气质,艺术价值又是怎样,紫砂器一词含义是什么……等等,都没有比较正确的解释。而本文所指的紫砂器,仅指是紫砂茶壶。现论述如下: (一)   从明代以来紫砂器的历史文献中,对紫砂壶曾有过众多的名称。如:“茗壶”、“宜壶”、“沙壶”、“瓷壶”、“瓦壶”、“砂壶”、“泥壶”、“砂罐”、“注春”、“茶注”、“茶壶”等等。(见明

在我国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器,从明代中期名闻遐迩以来,已近五百年经久不衰的历史。但是,什么是“宜兴紫砂器”?它包括什么样的材质,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气质,艺术价值又是怎样,紫砂器一词含义是什么……等等,都没有比较正确的解释。而本文所指的紫砂器,仅指是紫砂茶壶。现论述如下:

(一)

  从明代以来紫砂器的历史文献中,对紫砂壶曾有过众多的名称。如:“茗壶”、“宜壶”、“沙壶”、“瓷壶”、“瓦壶”、“砂壶”、“泥壶”、“砂罐”、“注春”、“茶注”、“茶壶”等等。(见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日本.奥兰田《茗壶图谱》。至于现在的定名为“紫砂器”一词,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认识过程而得出的。如:从明代供春开始,他把紫砂器推进入工艺品阶段起到明代末年止,已近百年,仍有人称之为“瓷壶”,如周容著《宜兴瓷壶记》,所指瓷壶就是紫砂壶。后来由吴骞所著而于1786年成书的《阳羡名陶录》中,他论述了紫砂器作为名陶的发展过程。虽然《阳羡名陶录》一书的历史价值应该受到后人及喜爱紫砂艺术人们称赞与钦佩的,但是吴骞对紫砂器的“砂胎本质”并未作更多的论述。

然而,紫砂器的粉质细砂胎骨,却早为明清文人有所论述,他们有各种的赞誉。如明人张岱著的《陶庵梦忆》说:“一砂罐(罐即壶)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他已把紫砂器与我国历史贵重文物并论;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在《杂说》中认为“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这种说法是当时相当多的名士用各类茶壶反复使用比较后,对紫砂壶出类拔萃的一种论断;清代早期有些文人对于紫砂器造型多样,技艺精湛与原料效果,说成是“搏沙沙不散”,“揉沙成方圆”,他们更感到艺师们造型方法的灵感所至和原料性能的神奇所及;又如宜兴著名词人陈维崧(1625~1682年)从审美情趣描述紫砂器是“沙粗质古肌理匀”的赞赏,十分形象地而又真实地道出了它具有的现实美与质感美。

为了明确什么是宜兴紫砂器,有必要查找紫砂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紫砂”这一正确名称的是何人?根据现有资料表面,他就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浙江绍兴人徐渭,生于1521年,卒于1592年。他所作《阳羡壶论茗》一诗中有:“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之句。上述这些都是对紫砂器的正确评价,而徐渭的买壶题诗,又说明了刚刚进入工艺品阶段的紫砂壶就与文人名士结下了不解之缘,确实是“出世不凡”之品。它还说明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紫砂器的文化内涵与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本质已己对它的胎质肌理具有“砂质”的看法,已早有探索早有认识了。当然从审美情趣来看紫砂器的艺术价值应当另论。

经过化学分析,我们发现紫砂壶胎中有含量恰当的粉质细砂岩。正是这种砂质含量的存在,导致了宜兴紫砂器的一些特殊性能,包括烧成温度、气孔率、成型方式、可塑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宜兴地区以外的其他制陶业都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好条件。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紫砂器未作过多的阐述,没有强调它的特殊性能,对它的文化内涵,也没有从较高的文化层次方面去探求。这就易于使其他地区的红陶、泥陶、紫陶等与宜兴紫砂器相混淆了。

本文发表于90年代台湾紫玉金砂杂志,谈古论今,尽物明理,从宜兴文化的发展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宜兴紫砂器”这一名称的由来,以及紫砂器材质,具有那些文化气质和艺术价值。是紫砂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 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