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师从王寅春、顾景舟
周桂珍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
跟随王寅春习艺
1961年又得顾景舟赏识
受其悉心指导
秉持对紫砂的挚爱
周桂珍多方请教和探索
力求博古通今
深悟紫砂奥义
所制作品线条流畅
体面挺括
质朴大方
形成最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
周桂珍创作出无数精品
近代书画大师如刘海粟、朱屺瞻等
都曾在她的壶上题诗作画
与韩美林、张守智的合作更引领了紫砂的新风
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相继收藏她的作品
代表作集玉壶还曾作为国礼访日
真可谓成绩斐然
周桂珍紫砂壶作品
一、环龙三足壶
“鼎”是我国的传统礼器,“龙”自古被视为自然的原始力量,都象征着权力、长寿和兴盛,二者巧妙融合下,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的独特书卷气,赋予了紫砂壶更深刻的艺术魅力。
高海庚
高海庚代表作:双龙提梁壶
环龙三足壶早年由周桂珍的丈夫高海庚原创设计,后由周桂珍制成面世。高海庚天资聪颖,壶艺精湛,被顾景舟认为是在众多优秀徒弟里,将来成就最有可能超过自己的,可惜任紫砂厂厂长期间操劳过度,因病早逝。
冯其庸
冯其庸书画作品
谈到环龙三足壶,不能不提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周桂珍首次制作的环龙三足壶便是由冯其庸题书的,这也间接成就了此壶在紫砂界的地位。
周桂珍此件环龙三足壶
采原矿老段泥作胎全手工制并刻
壶上诗句
乃响彻文学界的红学家冯其庸书写
两位大师联袂合作之完美孤品
收藏价值极高
半球状壶体饱满而稳重
三足托起
呈鼎立之势
嵌盖配以圆粗平口线
使形体更具变化起伏之美
盖中以灵活动态的玉环为钮
短圆壶流直指问天
龙首跃起成半圆状鋬
神龙见首不见尾
恰似身体盘于壶内
蓄势待发
壶身铭刻唐代诗人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中的经典名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爽劲快意的笔法
出神入化的篆刻
与壶体气韵贯通
此壶以鼎为型
以龙和之
将现代意识和传统艺术融为一体
得此名器
可赏可用亦可把玩
为茶事更添意趣
二、僧帽壶
僧帽壶,取僧侣帽冠之形设计而得,由于各宗派的帽子有着不同的形制,僧帽壶的造型也存在差异,而在这一壶型的各式演变之中,六方僧帽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种。
时大彬
时大彬高僧帽壶
六方僧帽壶最大的特点在于,充分运用复杂的紫砂泥片镶接手法,塑造成六方棱形壶式,口颈则形似藏传佛教僧人所戴帽冠,工精艺巧,妙不可言。
顾景舟
顾景舟高墙矮僧帽壶
明万历年间制壶高手时大彬作有一高一矮两款僧帽方壶传世,堪称六方僧帽的典范之作,除此之外,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的制器也一度被奉为圭臬,被后人模仿、传承。
周桂珍此件僧帽壶
为其80年代出口代表作
根据师父顾景舟样板尺寸
一比一复刻
精工细作
手摹心追
终成此佳器
采用一厂粗段砂老紫泥为胎
通体砂粒隐隐
华而不俗
壶体六面
全手工拼接成型
结构严谨
棱线挺括流畅
六方嵌盖隐于帽沿内
任意调动
口盖均严丝合缝
中置一钮作莲子状
六条筋纹清晰分明
壶流颇具特色
帽沿其中一片莲瓣化作鸭嘴形流
与盖面平齐
与飞鋬相呼应
整体视觉效果和谐美观
全器无论泥料、容量
还是尺寸、细节
皆和顾老经典僧帽相差无几
可见周桂珍对泥料泥性的掌握
对镶接工艺的熟悉程度
对繁复方器的驾驭能力
皆非同一般
三、德钟壶
德钟壶始于清代,由清代制壶名匠邵大亨首创。最初,其名曰“钟德”,钟通礼乐,钟德即乐德,寓意做人做事行方圆,操守德行,事尊礼乐。而今多有称其“德钟”,各有其雅。
邵大亨
邵大亨德钟壶
德钟壶是在古乐器“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汲取了钟的造型特点,经过陶艺家的艺术诠释得以诞生。其器型端庄稳重,结构严谨,突出了紫砂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多为世人钟爱。
《宜兴紫砂珍赏》
顾景舟评价邵大亨德钟壶
顾景舟大师在其著作《宜兴紫砂珍赏》中评价道:“德清俭素,儒雅中和,若有缘遇见此尊宝器,定能心生正气,肃起恭敬之心。”
周桂珍此件德钟壶
是其90年代作品
时值待在紫砂工艺厂研究所时期
摹古邵大亨经典
采一厂老紫泥全手工成型
德钟是公认的传统圆器中最难做的器型之一
而要做到此等大容量
更是极富挑战性
此壶历经近三十载
保存完好无瑕
属大品中的精品
壶身呈筒型
壶壁直中微鼓
平肩短颈
转折合度
壶盖隆起
盖面以一条细线作装饰
中央扁钮与身筒如出一辙
直流嘴细长朝天
简练利落
出水如注
正耳把方圆相济
手感甚妙
整器造型古朴大方
烧成色泽理想
赏壶怡人
用壶舒心
观赏与实用价值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