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名家联袂演绎的紫砂佳作[第2期]

  • 日期:2024-06-2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在紫砂界,名家联袂演绎紫砂壶并不鲜见,他们以各自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共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正如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精彩呈现紫砂壶这一工艺的卓越魅力。

在紫砂界,名家联袂演绎紫砂壶并不鲜见,他们以各自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共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正如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精彩呈现紫砂壶这一工艺的卓越魅力。


1.汪寅仙、姚志源合作 映山红壶

汪寅仙、姚志源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映山红壶,乃姚志源与母亲国大师汪寅仙合制,原矿紫泥作胎,取映山红为题材,壶体为一截树桩,分布几处孔洞、结疤,肌理丰富,嶙峋斑驳,好似天成,从树桩上生出树枝向上弯成壶鋬,另一侧向上胥出成壶流,身筒截面为光滑平面,壶盖完美嵌入壶口,钮为枝条虬曲而成。

壶身装饰一朵盛放的映山红,绿叶、红花、黄蕊,配色和谐,做工细腻,装饰性极强,另一侧以及盖面亦有映山红花苞与之呼应,呈现出盎然生机。壶底镌刻“花开映山红,时值杜鹃声”。


2.张红华、谭泉海合作 如意壶

张红华、谭泉海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如意壶,为张红华精选原一厂老紫泥制作于1995年,近三十年时光的沉淀,使得此壶质感愈发温和细腻,气韵愈发内敛沉稳,壶身更有谭泉海大师刀笔装饰,此两位国大师强强联合之作,收藏价值不言自明。

造型在莲子壶的基形上稍作改良,鼓腹圆身,线条浑朴饱满,短颈盎盖,盖面作如意贴片,簇拥着中央的扁圆珠钮,三弯流曲致自然,带垂耳把壮实蓄力。壶身正面镌刻“诗情秋水远,画意晚山明”,落款“石泉铁笔”,反面刻绘山水风光,诗画相谐,笔触遒劲,风格清朗洒脱,实乃锦上添花。


3.高湘君、谭泉海合作 石瓢壶

高湘君、谭泉海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石瓢壶,高湘君精选原一厂老红泥制作,泥色红而不艳,明针精细,壶表光润,简素耐看。身筒作上小下大的三角架构,直壁微鼓,底沿转折顺畅,在形态上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和之美,棋足圆润,间距匀称,放置平稳,平盖圆实,桥梁钮融为一体,直筒嘴似从壶体自然生出,出水有力,把下压,外圆内平,合实用之效。

由谭泉海大师陶刻装饰,盖面镌“吉祥如意”四字,壶身正面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落款“右录唐人诗一首 石泉”,反面刻绘诗中景致与之相配。此两位大师强强联合之作,真正达到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艺术境界,值得收而藏之。


4.何叶、李兆濂合作 圆鼎壶

何叶、李兆濂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圆鼎壶,为何叶创作于丙子年(1996年),采用原一厂老黑料全手精制,颜色深沉如墨,散发迷人的光泽。壶身浑圆敦实,下有三撇足支撑,珠钮饱满蕴力,挺立盎盖之上,包嘴流短粗,耳把肥厚,属典型道洪壶风。

壶身由老艺人李兆濂陶刻装饰,正面镌“月夜书声坐竹楼”[宋·吴惟信《送伯氏秋潭谋居》],落款“丙子年,兆濂书并镌”,反面刻竹,清丽脱俗,文气隽永。作者身为国大师何道洪嫡系传人,深得父亲制壶风格精髓,此壶力荐喜好道洪风紫砂器的玩家。


5.沈汉生、鲍志强合作 玉佛壶

沈汉生、鲍志强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件玉佛壶为沈汉生与鲍志强合作于丁卯年(1987年)的原创作品,鲍志强书,沈汉生制壶并铭。以佛为题材,凸显佛教特色,佛肚作壶身,身筒分层,营造出肚皮堆叠形成的褶皱感,壶钮为四面佛,慈眉善目,雕刻精细,形神意兼备,盎盖恰似肩颈,设计十分巧妙。

盖面刻篆体“饮之甘泉 福禄寿康”,落款“乐人(鲍志强字)自题”,壶身正反两面皆刻“佛”字,佛珠环绕点缀,下腹环刻《心经》,字字清晰工整,足见刀工之娴熟稳健。整壶似佛打坐参禅,慈悲又不失庄重威严,自内而外透露出浓郁的禅意,观之内心清静寂定。


6.曹燕萍、曹亚麟、毛国强合作 流芳壶

曹燕萍、曹亚麟、毛国强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此流芳壶为癸酉年(1993年)原创设计款式,由曹氏姐弟精选原矿老料底槽清,合制于紫砂一厂,泥色古朴清润。壶身若上下两瓣和合而成,壶腹以双线修饰,壶体结构层次分明,线条衔接流畅自然。一弯流、圆耳把,制作手法传统,略显憨厚之气,盖面以阴线修饰,如花苞倒扣。点睛之处在于壶钮的设计,如鸳鸯交颈,精巧细致。

此壶更有国大师毛国强陶刻装饰,正面陶刻“识聪守拙”,落款“癸酉一粟书”,反面陶刻金石韵味浓厚的山水画卷,极具毛氏风格。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