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身、壶底是紫砂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壶身的主体造型、底足的处理搭配,都影响着一把壶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
一、紫砂壶壶身的基本形态
无论光器、花器、筋纹器、提梁器,无论高矮、缩放、规格、变化,紫砂壶身筒的基本形态不外乎4种:
(1)球形,常见有圆球形、半球形、椭圆形、腰圆形等,扁如柿扁壶,高如瓮圆壶,适中如秦权壶。
汪寅仙 柿扁壶
张年秀 秦权壶
(2)方形,常见有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砖方壶。
谢曼伦 僧帽壶
潘持平 砖方壶
(3)桶形,常见有如牛盖洋桶壶、德钟壶、柱础壶等的直立桶形,有如松段壶、高梅桩壶等的异形变化桶形,有如石瓢等壶的上小下大桶形,有如矮僧帽等壶的上大下小桶形。
朱叶新 德钟壶
蒋小军 松段壶
朱俊杰 子冶石瓢壶
(4)碗合形,常见有如合斗壶的方合形,采用镶身筒成型,有如合欢壶、合盘壶的折腰形,一般都是将泥片经虚坨分开成型后再对接粘合。
史一鸣 合欢壶
周尊严 六方合斗壶
二、紫砂壶壶底的主要样式
紫砂壶底的样式,主要有平底、一捺底、加底、钉足、梯形托榫足等。
(1)平底——亦称“自身底”或“截底”,如扣碗状,是在壶底平封一片泥片,形制拙朴,手法简单,茶壶安置也最稳妥,但在烧成时要注意不变形和不起翘。
平底(范志强 宫灯壶)
(2)一捺底——亦称“罗汉底”,是紫砂壶独有的样式,犹如在球面上按捺瘪陷成的凹窝,窝的周圈为壶足。多用于圆器,简洁明快,灵巧利索。“捺”既表明“底”的来源,是“身筒向下的弧形延展”,也表明“底”的形成,是“按捺而成”。
一捺底(赵志轩 小匏瓜壶)
(3)加底——亦称“假底”,有“圈足”和“挖足”之别。制坯时,如果是在底面附加一层泥片,然后挖去中间留下周圈为足,则称“挖足”;如将另做的圈形贴附到壶底为足,则称“圈足”。加底与身筒连成一体,外形上看不出底的独立性,如“秦权”、“倒把西施”壶等,称为“暗加”;加底明显凸出身筒轮廓外,如“笑樱”、“柱础”壶底,称为“明加”。
加底(鲍璟 顶莲壶)
(4)钉足——源于青铜鼎足。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着灵气。钉足的形状及高、矮、粗、细,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3钉足,方器则为4钉足。钉足一般不高,又叫“滴水足”,朝下的顶端,像一滴水将要落下的球面。形式有短柱、倒锥、如意、棋子等,皆为做好后粘接在壶底。
三钉足(王旭生 汉棠式三弯石瓢壶)
四钉足(许兵 明方壶)
(5)梯形托榫足——亦称“挖犴门”、“连角足”。在方器的各面底部开挖,形成扁梯形托榫足。
犴门(施小马 魁方壶)
托榫足(施小马 魁方壶)
紫砂壶底,若是单独成型后再和壶身粘接的,粘接方式有明接、暗接2种,直方挺直的壶多用明接,圆润浑朴的壶多用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