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制由来
十五之夜,曼生唏嘘一日之隔,月满将亏,有如人生。手绘满月为壶,竖置不立,平置不雅,再三思量,忽念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遂成“却月”壶式,巧妙地把壶型与“月满则亏”结合在了一起。“却月”,即失圆的月亮,以月亮圆缺互替的变化来提醒自己,凡事忌满。这也是陈曼生在设计却月壶时的用意。
二、造型特点
却月壶,下弦月状,基本上是大半圆(超过半圆),底部呈弧形凹陷,两侧以平行平面削之,。壶盖为嵌盖或平盖,嵌盖盖面形状亦为却月样式,多置桥钮。
却月壶与瓦当壶、半月壶壶型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却月与瓦当虽均为两侧削平,瓦当之形不超过半圆或小于半圆,而却月要比半圆大;瓦当底部是平面,而却月底部有凹陷。却月壶两侧削平,半月壶是一个倒置的碗形,两侧不削平。
三、作品欣赏
(1)曼生铭 却月壶
整个壶就像是圆形的下方缺少了一个角度,好比是一轮将满却未满的月亮。壶铭“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为我规。”铭文用“却” (同“缺”)月来比喻中国传统哲理文化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及“满招损,谦受益”的儒家为人处事之理。
(2)清·嘉庆 云月山房款却月壶
大红泥制作,壶身似圆月,嵌盖,底部缺,以置平稳,三弯流和耳圈把使之平衡。壶钮及壶把皆圆柱形,壶盖腰圆嵌合,圆润秀逸。一侧黑泥绘湖光山色,渔舟唱晚,倦鸟归巢,长亭相立,气韵生动,一侧有“延年”二字。底刻“云月山房”行书款,壶流下镌“墨林道人雅玩”。
(3)杨彭年制、步郎铭 三镶玉锡包却月壶
嵌盖顶置白玉桥形钮,圆流及壶把均镶白玉。一面铭文自左而右绕壶身:“无酒酬月,聊以当酒。一壶花下,且自消受。”居中处署款:“道光九年十月初吉,步郎”,另一面线刻菊花图。锡包壶在清嘉道年间多见,制作工艺复杂考究,需紫砂制胎、包锡技术、玉匠镶嵌等多种工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