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1915-1996),宜兴川埠人,一代紫砂宗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本名景洲,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1915年生于川埠上袁村陶艺世家。18岁从祖母学艺,20余岁即在业界崭露头角,跻身名手之列,后至上海从事仿古紫砂制作,临摹陈鸣远等明清大家作品,眼界与技艺都得到大幅提升。1954年积极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厂的组建筹划工作。1983年担任"紫砂研究所"所长,培育许多紫砂英才。顾景舟具有较深的文学艺术素养,熟悉陶艺工艺学,对紫砂历史的研究、传器的鉴赏与断代有独到之处,并发表多篇论著。善创新仿古,技巧精湛,取材甚广,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器形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争相收藏。顾景舟的壶艺成就极高,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壶艺泰斗"
此套顾景舟紫砂壶,整体造型古朴典雅,用料精细,构思新颖,工艺独到,制作一丝不苟,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壶面方直角、直顶盖,至壶腹下收至圈足均是直角。壶盖上蹲壹瑞兽,整体给人以憨态可掬之感,壶身饰诗文风景,龙形壶流、龙柄壶把装饰。壶流、壶把与壶体线条互相呼应,流畅美观,尽显大师风范,是紫砂壶中的珍品。
顾景舟先生紫砂壶的艺术风格,体现他个人的文化内涵。紫砂作品是紫砂艺人创造的,从普通日用的饮茶生活用具中升华的艺术,是他们将茶壶艺术化后的作品,体现的是自身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艺人在紫砂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渐渐积累的对泥土的经验和感觉,对工艺手法的娴熟和得心应手的流畅表现,对造型的理解和表达,对装饰之美的认识和把握……实际上,紫砂大师创造出的每一件作品,都融合了其所有的经验、知识、技能,最后综合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落实到艺人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追求之中的。只有沈浸在这种艺术感受之中,才能最终领悟出人与壶的结合,心与壶的结合,人与泥的结合,心与泥的结合,制壶者与使用者的结合,才能最终领悟出主题、思想、精神、内涵,才能领略到制壶者独特的个性和见地,才能最终在壶的形体之中发现体会制壶人的情感和用心。
顾老的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还与名画家韩美林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制壶,为砂壶的发展注入现代美学概念。开创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他的代表作有:汉云、雪华、鹧鸪、提壁、上新桥、凤嘴壶、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其中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并有许多佳作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
顾景舟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他有时好几年才做一批壶,而且个个要求质量上乘,不满意的都要毁掉,因此他的作品价格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100万元。"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说法由来已久,证明紫砂壶的珍贵,这用来形容顾景舟的作品更适合。顾景舟大师在制紫砂壶上已到达了一种高超的境界,他的制壶不仅仅
在11月19日,2015秋拍一场紫砂专场在北京举行。拍前受业内瞩目的"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专场形式推出,以1800万起拍,经激烈竞价后,最终9200万元成交,买主为巨力集团执行总裁杨子。从公开数据来看,该成交价格不仅刷新了顾景舟单件标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
2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四川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吴道明,他说:"这个价格其实并不意外,因为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大师,他的作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在猛涨。"据悉,此前在北京东正2015春拍会上,顾景舟作于1948年的"大石瓢"紫砂壶曾以2817.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紫砂壶单品的拍卖纪录。
在当天的拍卖现场,这件拍前为"估价待询"的标的以1800万元起拍后,立即得到了场内外买家的积极响应,竞价至两千万以后,买家的应价变得谨慎起来,多轮竞争过后,以8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9200万元成交,被坐在场内第一排的买家杨子拿下。只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创造,独出机杼的匠心使他制作的紫砂壶已成了熠熠闪光的艺术品。至于未来顾老的紫砂壶市场相信会更上一层楼。
在紫砂茶壶上,顾景舟代表着一个紫砂时代。他的名字是庄严的经典,是不可估价的财富;在紫砂典籍里,他的作品承接着远古、传递给未来,关于他的故事,就像蠡河的水那样源远流长。他一生是个手不释卷、有着古典风范的文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个有着浓重文人气息的紫砂艺人,或者是紫砂艺人中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