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令人心痛的紫砂壶工艺师职称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7-10-0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写这篇文章时,我必须正襟危坐,犹觉芒刺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紫砂界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经受这样的拷问--因为紫砂艺术本身也在千百遍的拷问着自己。这样的一把土,上帝独独给了宜兴。 或许是内敛蕴秀的紫泥,或许是温雅怡然的段泥,又或许是娇嫩潋滟的朱泥。 那些坚硬的矿土从黄龙山上开采下来,经过风雨的剥蚀渐渐风化,或许几年,或许十几年。 此时,泥尚不可用,须经长期陈腐伏土,方能褪去火气。 这样的过程就像储藏老酒,时间越长,酒越醇香。 晒干、捣碎、冲洗、碾压、炼制。 身娇肉贵的五色土,就这样经过一道道工序

写这篇文章时,我必须正襟危坐,犹觉芒刺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紫砂界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经受这样的拷问--因为紫砂艺术本身也在千百遍的拷问着自己。

这样的一把土,上帝独独给了宜兴。 或许是内敛蕴秀的紫泥,或许是温雅怡然的段泥,又或许是娇嫩潋滟的朱泥。 那些坚硬的矿土从黄龙山上开采下来,经过风雨的剥蚀渐渐风化,或许几年,或许十几年。 此时,泥尚不可用,须经长期陈腐伏土,方能褪去火气。 这样的过程就像储藏老酒,时间越长,酒越醇香。 晒干、捣碎、冲洗、碾压、炼制。 身娇肉贵的五色土,就这样经过一道道工序,被慢慢调理,而后千百遍窑炉试砂片。 你以为到这里就可以喘一口气了?NO。 更复杂的步骤,才刚刚开始。 这样的一抔泥,到了各个匠人手中,打泥片、拍身筒、做钮把盖、精加工,末了还要加一些装饰,如贴花、绘画、刻字等,最后阴干、烧制。 终于,历经窑火淬炼的紫砂壶,有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它是精美的艺术品!高密度的艺术陈酿! 艺术品本不该用金钱来衡量,但艺人也要吃饭,也得为稻粱谋。 于是,一把把壶被明码标价,流通于市场。 尽管我们希望这个市场能获得良性的规范和约束,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别去玷污紫砂这块金字招牌。

但既然是个"场",总有不牢固的地方,让人钻空子,玩儿猫腻。 今天的社会,文化有"圈",娱乐有"圈",学术有"圈",紫砂亦有"圈"。 有"圈"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手段,有些手段,还下作得很呢! 一声叹息。 种种乱象的症结在于"职称"。 宜兴紫砂行业的职称,估计是全国最乱的。 技术员、助理工艺师、工艺师、高级工艺师、研究员级工艺师、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从低到高,如同一个金字塔,大家都拼了命的往上爬。 不明就里的壶友买壶,网上一查,哦,这人是高工,放心了。于是,忙不迭的掏出了口袋里的银子。 嘘,听,有人在窃笑。 有个说法是,职称上一级,壶价翻十倍。 所以,谁愿意在金字塔垫底? 这里的门道太多了,水太深了,真诚是没有的,套路是很多的。 好吧,说一点干货。

某高级工艺师,制壶技艺稀松平常,却也是日进斗金,三层别墅下停着各种豪车,路虎、奔驰、宝马、奥迪,那叫一个气派! 靠的就是卖证书敛财,一张张敲了大名的证书,通过中介运作,明码标价的卖给壶商。 几百乃至上千,算算看,一个小时能写多少张证书? 哎呀,这薄薄的一张纸,哪里是证书嘛,简直就是银票! 证书有了,壶在哪儿? 话题延伸到一个新的词汇--代工。 千万不要带着鄙薄的心态去看待一群俗称的"民间艺人",确实,他们没有富丽堂皇的工作室,没有令人咋舌的头衔,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炒作。 但他们有壶,有扎扎实实的手艺。 白天做壶,晚上做壶,各种做壶…… 板凳一坐十年冷,那才是他们壶功的真实写照。 令人沮丧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在为他人做嫁衣。 三五百一把的让壶商收了去,敲了某某某的章,价格翻了十倍几十倍。 或者,直接被背后的工艺师收了去,当做自己的作品,摆在豪华气派的工作室。

壶商和敲章党们赚得盆满钵满,弹冠相庆之时,民间艺人们继续闷头做壶。 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是,在丁山,无数被冠以"工艺师"头衔的从业者,都在"代工"。 紫砂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某个名头很大的大师,十指不沾紫砂泥,被知道他老底的客户请到外地一个酒店开好的房间里,泥凳、紫砂、工具,都准备好了,亮亮手艺吧! 呵呵,变都变不出来一把壶呀,此大师丢人丢到了脚后跟,灰溜溜地退掉了所有的壶。 但讽刺的是,如今他依旧是门庭若市,壶商络绎不绝。 偶尔还能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大师又出新作,拍卖行标价几十上百万。 这就纳闷了,此大师估计老得泥块都拿不动了,走路都要人搀着,哪来的精力做壶? 必然是徒弟代工的啊。 你看,你这就书生气了吧。既然大师声明是他做的,大家也都承认是他做的,买壶的也相信是他做的,那不就行了?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在丁山,每天都在上演无数的假壶配真证书,真壶配假证书,假壶配假证书的"真假迷案"。 职称加价的行情,已经成了紫砂行业里众人皆知的"明规则",在整个产业链上早已根深蒂固,也很少有人会去破坏这个规则。 尽管令人失望,但这就是宜兴紫砂生态圈的运作方式。

从上世纪80年代紫砂行业职称评选以来,这个行业就不再平静,每一届评选都是暗潮涌动,斗得头破血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行业的地方,就有协会。 某某协会,事业单位,吃公家饭的地方,最容易滋生腐败。 早些年,想当工艺师,请客送礼,托人找关系,携烟契酒踏遍颁发职称相关部门领导家门,证书就办下来了。 这几年管理上开始严格了,什么证书都要考。 以为从此开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了? 骚年,你还太年轻了。 此刻,我只想发自内心的赞美、重复三遍的赞美,那敬爱的、权威的、让老百姓肃然起敬的某某单位、某某协会,真真是打了一手的好牌啊! 连犹太商人都甘拜下风的赚钱策略。 比如,你想考助理工艺师,某某协会说,不行,你不能考。 你说为什么,我马马虎虎还是会做几把壶的。 协会说,你没有大专文凭。 尽管你心里一万头草泥马跑过,但还是乖乖去念了个大专。

你趾高气扬的把大专文凭扔在了协会桌子上,说老子念了大专了。 协会说不行,你念的大专不算,得念我们成校的大专才行。 你彻底晕了,一咬牙,交了万儿八千块钱,念了他们的大专。 以此类推,你要考工艺师、高工的话,就得去念他们的本科。 你又要说了,哎,钱都交了,能学到点文化功课就成。 你看你,还是太年轻啊。 他们的入学考试扯淡到什么地步呢?据参加过考试的筒子证明,考试的时候,还没开始动笔呢,答案就发下来了。 懵逼了?石化了?风中凌乱了?呵呵哒,没错,这里的专科甚至本科全特么是儿戏,坑的就是你的钱! 好容易拿到证了,你以为这就完了? 每年还要交税呢! 大致是,工艺师七千多,高工一万三千多。 每年得扒一层皮。

你被扒了皮,出于补偿心理,可不得从客户身上找回"血本"。 壶价噌噌往上涨,还未考证的人一看,哇塞,还真是职称高一阶,价格翻几倍啊,于是,也一猛子扎了进去,如此,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开始了。 社会上不同的部门,甚至一些商业机构都在评定职称。 乱得如同开发房地产,几乎成了什么人都可以办一个法人商业机构来评审,按不同的级别缴纳不同的费用。 原XX部、商X部、本省和外省XX厅、劳X厅、商X厅、各级XX协会,还有企业和学校,各种鱼目混珠搞得人头昏脑涨。 毕竟,紫砂那么美味的一块蛋糕,谁不吃谁傻逼,怎么着也得分一杯羹啊。 赤裸裸的钱权交易,与公然买官卖官没什么两样。 职称评审早已斯文扫地、风气溃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不知道历史上那些德艺双馨、视紫砂如命的艺人,泉下有知的话,看到如今让人啼笑皆非的乱象,该作何感想? 这还是紫砂吗?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龌龊的江湖? 对得起那些有真才实学,却每有"英俊沉下僚"之叹的民间艺人吗? 对得起那些慕名而来,花重金买壶,却被耍得团团转的壶友茶客吗? 对得起那些被一张社保拦在门口想考证而不能的外地从业者吗? 对得起每一个爱惜招牌、关心紫砂、期待紫砂美好明天的家乡人吗? 最根本的是,对得起紫砂这门艺术吗? 昔日七大艺人中的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任淦庭、王寅春的职称仅为辅导员。 而如今这些超豪华阵容、挂满职称勋章的大师,有几人制壶水平能出其右? 历史上的时大彬、陈鸣远、黄玉麟、邵大亨、程寿珍等大家,什么都没有,作品却流芳百世。 职称是什么?它真的是衡量艺人水平、作品质量的尺度吗? 而现在呢,它成了许多人难填的欲壑,成了许多人追名逐利的砝码,成了许多人道德沦丧的工具。 触目惊心,如鲠在喉。

是的,紫砂壶一路走来六百多年的历史里,筚路蓝缕、峰回路转,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最大的危机,却出现在了所谓的当今盛世。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就紫砂而言,如果不能从内心来反思、疗救,如果不能从体制来规范、约束,那么,当真正洪水滔天的时候,也不会有人痛定思痛。 如果没有人为之发声,为之呼号,那么,我愿意站出来。 是的,凭一己之力,发出一点哪怕微弱的声音。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职称这个词汇,可以彻底从紫砂的字典中消失。 我希望,紫砂的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空气是新鲜的,人心是干净的。 我希望,每一个壶友茶客都能花一个合适的价格,买到一把可心的紫砂壶。 我希望,决定紫砂壶价格的,是质量,是气韵,是风骨,是紫砂人的素养和手艺。 而不是令人心痛的职称。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