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紫砂,大家首先肯定先想到宜兴陶都,但其实宜兴陶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今天问砂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紫砂真正的发扬地--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南街的昨日今天。
据徐秀棠所著《中国紫砂》所述,蜀山南街是前清到1957年间紫砂陶的窑户集中烧造、销售的基地,街上的南北杂货店、药房、粮行、陶货店密集,是蜀山一带居民采买生活必需品和做小买卖的地方。窑户多在南街有自己的门市,在这里收坯、加工,然后在蜀山南坡的龙窑里烧造,再由木船经蠡河,驶入太湖运往全国各地。
但是现在走在蜀山南街街道上,冷清的画面很难让人想象"商贾贸易缠市,山村宛然都会"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历史变迁呢?
蜀山南街是一条明清古街,虽然称为南街,但它不在蜀山的南面,而在蜀山的西面,背靠蜀山,面朝蠡河。蜀山当时是宜兴紫砂的烧造中心,山下的老街便成了最大的交易中心,前店后厂,交易方便快捷。
蜀山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蠡河,正因为蠡河通太湖,交通便利,利于贸易,才使蜀山成为烧制中心。
蠡河的名字取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臣范蠡,相传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泛舟江湖,隐居在宜兴善卷洞一带,他发动当地人民制陶致富,因此被称为"陶朱公",被奉为制陶业的祖师爷。据记载,蠡河就是他带领百姓开凿的。
据徐秀棠介绍,从蠡河出发的紫砂不仅运往全国各地,还运往全世界许多国家,紫砂行内,把做日本生意的称为"东洋生意",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生意的称作"南洋生意",做泰国的称作"暹罗生意",运往英、法、德、意和美国、智利、墨西哥的,则被称为"西洋生意"。
外销紫砂的时代是紫砂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明代,紫砂流行于中国的上流社会,但是随着明清政权更替带来的战乱,国内市场需求锐减,宜兴紫砂转而寻求海外市场,在17世纪下半叶,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外销紫砂代表了紫砂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引发了欧洲仿制宜兴紫砂的风潮,出现了类似紫砂的"波格炻器"。
而在1700年以后至乾隆早期,代表紫砂的最高水平的是宫廷陶,在1720年左右,紫砂有了珐琅器;而在1800年前后,代表紫砂最高水平的是文人紫砂,紫砂工艺达到了最高峰,代表人物有陈鸣远、陈曼生等,"曼生18式"被认为集紫砂艺术之大成的创作,西方研究者最多提出了"曼生72式"。到了晚清,紫砂从文人间的唱和变得商品化,其影响直至今天,现在人们仍把收藏紫砂当成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
蜀山的热闹延续了近500年,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紫砂生产中心转移到丁蜀,运输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变化最终使蜀山慢慢沉寂下来。
而今走在蜀山南街,泛白的黑瓦和泛黑的白墙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这里的建筑还保留着白墙黑瓦的传统风格,街边的院墙,有的是用陶罐、陶缸砌成,有的则是用匣钵的碎片砌成,脚下是一条条被磨得光光滑滑的青石板,颇具陶都的当地特色。随着老街的衰落,生活在街上的大部分是当地老人或者是外地来讨生活的年轻人。当地的年轻人大都搬离了这个逐渐没落的街道。
但是老街上的一砖一瓦和青石板路似是一位苍老的长者无声的讲述着无法再现的当年的人声鼎沸的场景。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