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我相信很多壶友都有所了解,陶刻是常见的装饰手法,陶刻和紫砂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观赏性。今天就来说说紫砂壶的陶刻装饰。
陶刻用的钢刀
陶刻装饰在我们紫砂业内又俗称刻字,陶刻和制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艺体系,一般由专门搞陶刻的师傅用小钢刀来完成。这其中又有生刻和熟刻之分,生刻按照技法又分为印刻和空刻。印刻是先用毛笔在未烧制的壶胚上进行书画,然后用钢刀依照墨迹镌刻。空刻是指不需要在壶胚上打书画草稿,直接镌刻。这样的空刻一般要求陶刻艺人具备一定的书画基础和陶刻经验。通常在确定了所刻内容的大体轮廓后直接镌刻,要求运刀起落准确,一气呵成。而熟刻指的是在已经烧成的紫砂壶胚体上进行刻绘,只是和生刻的手工刻不同之处在于熟刻的工具不再是小钢刀而是电钻。由于烧成的紫砂壶质地较硬,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整个壶体的破损。所以熟刻的难度相对较大。
紫砂壶的熟刻
紫砂壶的陶刻装饰主要用刀来完成,用刀的快慢、深浅、宽窄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对一些有艺术追求的陶刻艺人来说,陶刻已不仅是装饰手段,更是陶刻艺术的表现手段。不再是为了装饰而陶刻,而是为了表现出陶刻的艺术而装饰。
曼生十八式
对紫砂陶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的,应该首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又称陈曼生)。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紧密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从此开启了紫砂文人壶的时代。陈曼生和宜兴当地制壶好手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十八式"把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作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精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文人壶历来受到众多文人的喜好和推崇。
陶刻和紫砂壶自身工艺和做工的搭配也是有着一定的讲究的,品质较高的壶结合好的陶刻装饰,那么壶的艺术价值自然也会更上一层楼。反之,品质较高的壶如果搭配普普通通的陶刻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壶的品质。
所以,一把壶配上得当的陶刻书画点缀,就可以称为艺术品,空闲之余,沏上香茗,品茗赏壶,涤滤烦忧,当余甘留舌之时,领会铭文描写的意境,当能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砂壶的喜爱及陶刻艺术的颂赞。
普及紫砂知识,弘扬紫砂文化,可关注公号:观砂堂紫砂百科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